清末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为何最终只回来94名?
清朝末年,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下,终于有了几分醒悟,在李鸿章和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等人的倡导下,在1872年至1875年这三年中,先后有四批共120人赴美留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8604296/f79bcb9d34772e70.jpg)
然而最后的的挣扎依然未能改变清朝的命运,清朝统治者清醒也只是暂时的,本来这些留学生在美国计划留学15年,然而在清朝的人知道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又担心这些人接受西方思想、学成归来后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
1881年清廷又分三批召回了这些学生,可是最后归来的人却少了几十个,只有94人成功回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8604296/96ce0c9965c262b1.jpg)
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那几种:
不愿意回来
当时,清朝腐败无能,而美国却是当时的强盛大国,比起清朝来,更是好的没边了,自然会有人不愿意回来。不过很多留学生的家人都还在中国,也就很少有人真的实行他们的想法。
只有容揆和谭耀勋这两名留学生拒绝召回,选择留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学业。耶鲁大学和美国外交部对清朝施压,清政府不敢强制召回这两名学生,他们也就留在了耶鲁大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8604296/9eaffdb2cd09bd56.jpg)
水土不服,生病去世
可以说这种占据没有回来的人的大多数,毕竟美国气候、文化、饮食等很多都和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赴美留学生的年龄又小,大多都只有十来岁,压力大导致免疫力降低,医疗水平也不高,当时不少留学生因此病逝。
据统计,这批留学生中共有包括潘铭钟、石锦堂、黄锡空在内的15人在美国病逝。其中十五岁就考上瑞萨莱尔理工学院的天才少年潘铭钟,最令人惋惜,才进入大学不到一年就因为过度劳累加之水土不服生病去世!
![](https://img.haomeiwen.com/i8604296/1783ab0dca992c40.jpg)
当然,能去留学的也不是都是学霸,也有9人因为各种原因被美国遣返。
在这提前结束留学返回的94名幼童,日后的成就都不是很低,其中有些人更是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有出任过北洋大学校长的蔡绍基,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建设的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更有多次出任民国总理的唐绍仪,在美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中起重要作用的外交官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