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声音声音旅行

口水音,老子跟你拼了!

2017-08-09  本文已影响734人  96122d39e18c

                                                                                               (共计 3296 字 | 阅读时间约 6 分钟) 

配一位正在吃东西的角色,需要全程满嘴 bia ji bia ji 的口水声 ~ 我发觉只要让舌头在嘴里,乱甩,让它跟牙床、跟上颚、跟口腔内壁不断地纠缠碰撞黏连,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出口水音 :)

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谁演戏会一直在吃东西啊。

口水音,是困扰声音工作者的一个永恒话题,特别是对新人,10个新人就会有8个来问(其中2个,是因为还没上过麦):为什么有口水音?为什么一进棚就特别明显?怎么规避?为什么有些老师就完全没有?为什么我下午录音口水就特别多?

有经验的配音员或者主播会分享心得:比如吃苹果,多喝温开水, 早上喝点茶,吃点酸的,打开口腔,注意保持与话筒之间的距离,观察自己容易发出口水音的字/调整舌头位置来规避,跟录音师搞好关系让他帮你修......当然,最后一种,也是你跟录音师性格不合、感情破裂的办法之一。

看过一篇报道,说好莱坞某个项目的一次音频制作过程中,因为后期修口水音的人工成本太高,他们决定重新找了一位配音员来完成角色。(我决定搬个小板凳去好莱坞,手机贴膜 & 修口水音,别拦着我~)

为啥我们平时说话都不太注意的东西,一进录音棚就特别明显呢?

敏感的话筒可以把一切都收进去,你的呼吸、你的口水、你的衣服摩擦,录音的时候肚子小小叫一下也收得进去。它把我们平常耳朵里听到的,都夸大了。中间这个白色的口水声被放大,让你在耳机里一听,呦!怎么这么明显啊!

是个人就有口水,我们不可能完全规避掉一些杂声。只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把它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我理解的所谓“口水音”的成因:就是 "泡泡 bubbles" .

说话的时候,舌头与口腔里的其他部位发生碰撞、黏连,比如舌尖与上颚在一起发音,分开时,会有“Bia Da”一声。可以想象,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泡泡,随着舌头在拉扯,泡泡内外的压力不一样,泡泡就破了,破了就会发出声音。

有些字词发音,舌尖、舌面参与比较多的,特别容易有口水音,比如“一里路” “互联网” “圆台面”等等;而双唇和舌根参与更多,避免了舌头与其他部位黏连的,比如“轰炸”“根部”,想发出口水音都很难。

嘴里泡泡越多,口水音就越多。嘴泡是关键!

所以我下面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泡泡的。如果对泡泡没有兴趣,此时,就可以去开黑了~

1. 湿润度

保持口腔平衡的湿润度。

缺水、干燥 → 口水少 → 嘴巴黏 → 泡泡多 → 更多口水音 

那是不是哐叽一下子灌很多水,就好了呢? 那会来不及咽。而且,不是靠身体自循环保持的湿润度,你临时刺激它,很快就会又回到之前的状态。有人吃青苹果、喝酸梅汁,刚吃完喝完效果不错,刺激了口水的分泌,但过了5 -10分钟,又回到口水音多的状态去了。(短期配音,可以用这个办法。但有些主播,一录要半天一整天的,这个办法就不那么奏效了。)

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口腔是个半渗透的系统,三大腺体分泌唾液,唾液帮助我们湿润食物、消化、杀菌等等,一边消耗,一边补充,维持平衡,神奇的身体!让我想到布鲁塞尔小男孩儿尿尿的那个喷水池:尿着,水池的水再上调供给,再尿。。。但即使是雕塑,它也不是24小时不停地尿的,晚上也休息。我们的腮腺也有自己的节律。(突然发现这个比喻,不太恰当,要么你自动脑补狮子大喷水~)

普通人一天分泌的口水是1000-1500毫升,夜间静止,清晨较少,下午4~6点达到高峰。普通人一天要说多少话呢?

男 2500 - 3500字

女 7000 - 9000 字 (女孩儿爱说话,男孩儿爱聆听,是多好的组合呀 ~)

配音员比一般人每天多说3倍都不止,所以蒸发、消耗也多,就需要我们分泌更多的唾液,来保持平衡了。

配音演员Hugh Edwards在他的博客里,提供了一个减少口水音的办法:开工前1-2 个小时,做热身(练声、口腔操之类),补充水分。开工间歇,时不时地嘬几口。这个水,仅限于温开水 ~

早上的热身运动,也是在告诉身体:我要打仗了,我要更多的口水。身体会根据你的需求,调整供给。渐渐地,达到一个适合你工作状态的平衡。神奇的身体!

2. 口部操

想象两片湿湿的塑料纸,碰在一起,把它们分开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响声。接触面越大,响声也越大。减少接触面,增强发声器官的弹力,就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做口部操了。

一个狭小的口腔空间和一条瘫软无力的舌头,发“连”字;和一个口腔充分打开,弹力十足的舌头,发“连”字,是完全不一样的。

做口部操,练基本功,也是逐步建立自信的方法。有些时候,不自信、吐字归音犹豫,也会造成恼人的口水音。

张大嘴、甩开舌

口部操训练:(感谢知乎@北纬34度的爱情  总结的方法)

1)、打哈欠

尽可能长大嘴、打开口腔。摸到耳朵两侧下方,有小窝窝。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练习10遍;

2)、撮咧

闭紧牙关,撮嘴(噘嘴),将嘴用力尽量向前伸;咧嘴(不是抿嘴),将嘴噘起来后,嘴角用力向两边最大幅度伸展。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练习20遍;

3)、绕唇

闭紧牙关,将嘴用力撮起来,并保持住撮起来的状态。用力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再顺时针练习,注意:向上、向左要连贯,不可向上后回到起始状态在向左。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练习15遍;

4)、左右顶舌

闭上嘴巴,将舌头捋直并向左,用舌尖,用力顶腮,用手摸腮部凸起处,硬邦邦的为好;同样,用舌尖向右用力顶腮。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练习20遍;

5)、饶舌

闭上嘴巴,将舌尖向上顶(嘴唇与牙齿间),然后将舌尖慢慢从上向左走到左侧,按左右顶舌方式顶腮,在将舌尖从左向下走到下面(嘴唇与牙齿间),再将舌尖从下向右走到右侧,顶腮;如此循环练习。 整个过程,不要张嘴,舌头要按照顺序走,不要中途回到中间。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练习15遍;

(写了这么多,我知道你跟我一样,也不会每天练。但就算是少练一些,也会有效果~)

3. 心理作用

你越是担心会有口水音,就越是口水音多。墨菲定律 4 啊,“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就像影视剧里,一个女人老是担心自己老公出轨,越看越像,成天跟踪,整天检查老公衣服上有没有女人头发,没有头发就怀疑是老公跟秃女人在约会,最后把老公逼得出柜,哦不对,逼得出轨,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明明没有,就别瞎想。话说多了,口干了,有口水音也正常,喝点水、稍微休息调整一下,再开始,就完了。别给自己太大心理负担。

要像小丸子那样,多给自己一点儿积极的心理暗示:

又可以吃火锅儿啦~

为啥你越是担心有口水音,就越是容易发生呢?

打个比方:有一位员工,他本来工作干得好好的。可当老板的就是不放心,每天担心地问这问那,导致这位员工,不得不从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里,再抽出3小时,跟老板汇报,照顾老板情绪等等。最后,这位员工本职工作受到影响,做不好,老板也不满意......

这就好比是你的发声器官,本来他们是可以在大脑的指令下共同协作,来顺利完成工作的。但是,你的大脑,他老人家太不放心了,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于是他需要装一个高清的监视器,来时刻监测大脑下属单位的一举一动。而这个监测行为,与本来完成工作的这条神经回路,占用的是同一个带宽。

所以,非但没有帮助到,反而在干涉、影响原本的活动。

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舌头、牙齿、双唇、各个器官的能力,提高、强化这些能力,也是在帮大脑减负。如果老是不争气,也别怪大脑总怀疑了。

4. 好好休息

疲惫也会降低唾液腺的分泌水平,口干舌燥、胸闷气短、头晕、四肢无力......就不单单只是口水音的问题了,无法集中注意力,识读能力、短期记忆能力下降,没有办法继续工作。

作者Christian Jarrett 最近在99U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叫《良好休息的科学指南》.

这么好的文章,不转不是外国人!

科学家对休息效果的定义是:你工作一天,中间使用了什么休息方法,到下午下班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仍能保持高水平。

1)、断网。

休息的时候,开黑、浏览新闻、刷淘宝、刷朋友圈......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累。因为脑力劳动者最需要花费的,也是最需要从休息中恢复的两个资源,“意志力”和“注意力”。干前面的那些事情,正是在消耗这两个资源,所以,你会更累。

2)、短而频繁的休息,比长时间工作然后长时间休息好。

专注工作一个小时,休息几分钟,效果会很好。这种短休息,要从上午就开始,不要等到下午累了再做。

3)、放松。

前面说过休息时不要上网,什么都不要干。闭目养神,做做白日梦,或者做几个伸展运动。

4)、社交。

出门走走,跟同事吃个午饭。当然,如果是老板摁着大家全体中午一起吃饭,那不叫休息,那只会更累。


保持口腔平衡的湿润度,坚持做口部操,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良好的休息。

祝你早日搞定口水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