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坚守:45张老照片浓缩二战女性经历(上)
阿兰·泰勒(2011年9月发布)
陆霖/译
对深陷于二战的国家而言,战争努力是不留余地的——大量女性志愿者与男人共同奋斗,填补了家庭、工厂、军队里传统男性的空缺岗位。在工矿企业、政府机关、军队后勤、抵抗组织以及更多的领域中,女性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虽然在前线参战女性相对比较少,但是有更多的女性死于轰炸和占领军侵害。到战争结束时,在兵工厂工作的妇女超过200万人,成千上万的妇女志愿担任护士、民兵乃至职业军人。仅在苏联,战争期间约有80万妇女与男人一起在部队服役。这里收集到的照片反映了这些直接参与二战事件的女性,以及她们在战争中的经历与坚守。
原注:大部分标题文字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原始资料,使用频率很高的“女孩”一词系指年轻女性。
(照片标题文字之外的译注内容均为译者所添加)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25bfd1710ed06f8d.jpg)
01 年轻的苏联女狙击手是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象征性人物,柳德米拉·帕夫利钦科到战争结束时,已确认击毙了309名德国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女狙击手。
译注:
卫国战争期间,成千上万的苏联女性走上前线,与男性军人并肩作战,共同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狙击手,并取得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为改变战争进程做出了贡献。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是卫国战争期间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狙击手,共击毙德国官兵309人。二战期间外国记者送给她“死亡女士”(Lady Death)的外号,她的故事被写成歌曲、拍成电影。她的头像曾两次出现在苏联邮票上。
帕夫利琴科25岁时自愿报名奔赴前线。她进入部队之前只参加了短期的狙击培训。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帕夫利琴科几乎一直战斗到城市保卫战结束。苏联军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战了八个月之久。1942年6月,帕夫利琴科受伤并被疏散到后方。
三百多具敌人的尸体是帕夫利琴科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的战果。据信德国人为了对付她,派出了不少优秀狙击手,其中的36个被她击毙。据媒体报道,她的对手中有一名狙杀了400多人的德国狙击手。康复后,帕夫利琴科随苏联青年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受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接见,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则为她安排了全国旅行。帕夫利琴科在美国呼吁盟国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帕夫利琴科1943年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再没回到前线,而是在后方从事培训狙击手的工作。
原文称女狙击手为“俄罗斯姑娘”(Russian girl sniper),但她姓帕夫利钦科,这是乌克兰人的姓,其国籍也是当时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因此我在翻译时改为“年轻的苏联女狙击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75a664251070c8df.jpg)
02 在拍摄1934年德国纽伦堡大会之前,制片人莱妮·里芬斯塔尔正在通过硕大的摄像机镜头取景,这些镜头将纳入1935的电影《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后来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宣传片之一。
译注:
《意志的胜利》是由莱妮·瑞芬斯塔尔执导的一部战争纪录片,由阿道夫·希特勒、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雷哈德·赫德里奇等纳粹头目为主角,1935年3月28日在德国上映。
《意志的胜利》是一部与纳粹政治有关的电影。记录了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由纳粹构思,为纳粹拍摄,内容也是关于纳粹。电影记录了大会的盛况和会议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不仅对国内实行饱和宣传,还向全世界输出纳粹思想。希特勒说:“战争期间,语言即是武器。”戈培尔更是把宣传看作是与飞机、大炮和军舰并驾齐驱的武器,他说:“未来的历史学家将要向第四种武器致敬,这第四种武器就是宣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ed8ee0744ad3b4cc.jpg)
03 1941年9月30日,日本一家工厂,日本女工正在检查空弹壳上可能存在的裂纹。
译注:
二战中,大量日本男人赴海外作战,导致本土缺少足够的工人,成千上万日本女性走进军工企业,为前线侵略军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她们纤柔的双手沾上了战争死难者的鲜血。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b0f3271790763f6a.jpg)
04 1945年2月2日,即将从纽约港启程的美国陆军妇女队(WAC)女兵,在纽约的尚克斯营地摆好姿势拍照留影。她们是美国陆军妇女队派往海外执行军事任务的第一支黑人女兵分队,自左至右依次为:列兵罗丝·斯通(跪者),列兵弗吉妮亚·布莱克,一等兵玛丽·B·吉利斯比。第二排:列兵吉纳维芙·马歇尔,五级技士冯妮·L·塔尔伯特,下士凯丽·K·史密斯。第三排:列兵格拉迪丝·舒斯特·卡特,四级技士伊芙琳·马丁,一等兵西奥多拉·帕尔默。
译注:
尚克斯营地(Camp Shanks)距纽约市约30英里,二战期间的美国军队多以该营地为中转站,集结并开赴欧洲战场。当时的美国,即使是在战争中,种族歧视仍十分严重,黑人士兵无论男女,均为独立建制单位,不与白人士兵混编。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4831602a6f46ccc2.jpg)
05 1943年5月11日,马萨诸塞州的新贝德福德市,女工们正在检查一个部分充气的拦阻气球。气球的每一部分都必须先由负责该项工作的工人签章,再由部门监督员签章,最后由总检查员进行最终确认后才能出厂。
译注:
拦阻气球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对付德国临空轰炸,在英伦三岛上空布满了拦阻气球。二战时,为防止日本飞机和气球炸弹对美国本土进行轰炸,美国也生产拦阻气球用于防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95d171efb2cd38a4.jpg)
06 1941年11月27日,纽约市的摩天大楼在浓密的烟雾中若隐若现,驻扎在纽约市总督岛杰伊堡医院的一批美国陆军护士头戴防毒面具,正在进行防务演练。
译注:
总督岛是纽约市曼哈顿行政区的一部分,1776年在岛上修建防御工事,后成为美国本土军事基地。岛上有杰伊堡、威廉斯城堡及南炮台,设有司令部和训练中心,现已成为旅游景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446aadebfe28a121.jpg)
0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三个俄罗斯女游击队员。
译注:
卫国战争中,苏联沦陷区活跃着两千多支游击队,总数超过80万人,其中小半为女游击队员,另有数百万当地居民(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协助游击队活动。为消除苏联游击队的威胁,包括警卫部队在内,德军动用了25个师正规军兵力进行围剿,仍然没有明显效果。
卫国战争期间,仅“游击之国”白俄罗斯就有超过一千支游击队,击毙和俘虏德军50余万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950b4758b03488a2.jpg)
08 1943年1月19日,伦敦近郊,一个年轻的本土自卫队女机务员身穿冬季防寒服,正在操作探照灯搜寻德国轰炸机,为高射炮指示射击目标。
译注:
英国民防在防范空袭战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对战争胜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的时间长达5年之久,共承受炸弹7万余吨,仅1940年9月7日一天,伦敦就落弹300余吨。由于英国政府平时注重民间防空建设,不仅建成了相当数量的民防工程,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防空部队和广泛的民防队伍,而目设立了完善的对空监视、通信警报和消防救护系统,因此,居民伤亡人数仅14.7万人。
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总结防空经验时说:“二次大战期间,德军空袭英伦三岛,英国损失严重,幸赖有良好的民防组织体制发挥功效,得以减少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18ed71f696d73a73.jpg)
09 1941年4月,德国女飞行家汉娜·莱契上尉在柏林的帝国总理府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在二战期间为德国军用飞机发展所做的贡献。授勋后汉娜与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握手,后排居中者为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最右边是德国空军部的卡尔·波登施亚茨中将。
译注:
汉娜·莱契是德国著名女飞行家,创造过多项飞行世界纪录,试飞过多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是纳粹德国树立的“德意志女性”标杆人物。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汉娜·莱契成长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大气候之下,而且还是这种极端思想最为严重的西利西亚地区。汉娜全家人都在国家社会党建立的初期倾向于纳粹思想,因为其主旨为取消凡尔赛和约的不平等部分,即重新划分西利西亚。但是,汉娜·莱契本人却不是一个热心忠诚的纳粹拥护者,尽管她一直到最后都对希特勒本人表示忠诚。
汉娜不是纳粹党员,也不是纳粹任何其他附属组织的成员,就连德国妇女联盟(BDM)授予她荣誉成员称号,她都没有承认过。
汉娜坚决反对纳粹的种族主义,她们一家人都是当地福音教会中反对这种歧视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她听到关于最终毁灭集中营的传说之后,竟然想要求海因里希·希姆莱证实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汉娜并不了解德国的政治局势,她的思想十分单纯。
虽然汉娜以自己的杰出业绩为德国争得诸多荣誉,可是她同样受到当时德国无所不在的政治歧视。1936年更是取消了她参加罗恩飞行大赛的资格,因为她不是纳粹飞行军团(Fleigerkorp)的成员。尽管如此,她还是在战争开始之后变成了纳粹的一个重要宣传工具,并在1943年赴东部前线慰问德军。
1945年4月26日,汉娜·莱契驾驶着一架轻型飞机闯入了被苏联军队重重包围的柏林,想要说服希特勒乘坐她的飞机一起逃出柏林,可是希特勒拒绝这个建议,最终选择了自杀。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bb3020bdaf924bbc.jpg)
10 1942年7月8日,在纽约州华盛顿港,由女学生们组成的绘画流水作业线正在忙于复制二战宣传海报。海报原件挂在照片画面之外。
译注:
与德意日轴心国联盟一样,反法西斯同盟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宣传的作用,宣传海报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作了大量战争宣传海报,无论幽默还是凝重,无论生活题材还是战争题材,都体现了积极、光明、鼓舞人心的精神。虽然美国社会不喜欢宣扬战争的血腥与恐怖,对相应内容作了规避,但制作出来的宣传海报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有效而深远的影响。有些海报颇具艺术价值,流传后世。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cc543ba0281d1d72.jpg)
11 1943年4至5月期间,犹太人在华沙居住地举行武装起义之后,德国军队摧毁了犹太区,一群年轻的犹太抵抗战士被党卫队士兵逮捕。
译注:
二战时期,纳粹在欧洲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是犹太人的切肤之痛。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华沙犹太区起义就是例子。照片中年轻的犹太抵抗女战士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流露出恐惧,她们早已知道自己横竖都是一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破釜沉舟,这个残酷的事实也造就了起义者的坚定信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2116735da1996e97.jpg)
12 在德国征兵总动员的运动中,越来越多的女孩加入了德国空军。她们代替了男兵的位置,被取代的空军男兵则转移到陆军,使用常规武器而不是飞机抵抗步步推进的盟军。这幅照片展示的是1944年12月7日,德国某地,德国女孩们与空军男兵一起进行训练。
译注:
二战后期,纳粹德国因大量战斗减员、军工企业损毁而面临人员、武器严重不足的困境,不得不大量招募青年女性入伍,在德军中服役的女性一度达到50万人。德国后来甚至发展到征召老人和未成年人加入军队,这标志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军队开始走向穷途末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91020194bfd0ead6.jpg)
13 1942年1月15日,一个皇家空军妇女辅助队员正在施展自卫术——“让一个男人无法动弹”。为培养皇家空军妇女辅助队(WAAF)的宪兵队成员,挑选出来的空军女兵进行了特种训练。她们必须成为世界上身手敏捷、头脑灵活并严守规程的女人。她们在皇家空军高等警官学校参加强化课程,训练难度丝毫不亚于男性学员。
译注:
二战期间,苏联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空军女子作战部队,而英国则有数量庞大的空军女兵——数万名皇家空军妇女辅助队员,她们承担了皇家空军大量内务工作,从后勤补给、交通运输、机务维护到空战指挥,无处不见她们的身影。如此众多的空军女兵的军纪维护,纠察监督工作由谁负责?尽管皇家空军的男宪兵很愿意代劳,但是“上面”还是认为交由女宪兵执行为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e1ca96bcf2cb2c21.jpg)
14 第一支“女子游击部队”刚刚在菲律宾成立,菲律宾妇女在当地女子兵役服务处训练,这张照片显示的是1941年11月8日,她们在马尼拉刻苦练习汽枪打靶。
译注:
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防卫战就象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以美国名将麦克阿瑟为统帅的13万美菲联军,在6万人的日本14集团军攻击下一触即溃,首都马尼拉作为不设防城市迅速沦陷。其后9万多名美菲联军向日本占领军投降,其中大部分人在饱受虐待之后死于战俘营。照片中的这些“霜矛雪剑娇难举”的女兵也在劫难逃。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6eb132c7e85c4eb9.jpg)
15 尽管在外界鲜为人知,其实名为“马基”的意大利游击队早在1927年就开始抗击法西斯政权,在最危险的条件下坚持为自由而战。德国军人和意大利法西斯分子是他们射击的标靶,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冰雪覆盖的山峰是他们的战场。这张照片显示的是:1945年1月4日,奥斯塔山谷学校的女教师与丈夫并肩战斗,他们参加的“白色巡逻队”正在翻越意大利小圣伯纳山口。
译注:
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是抗击德国占领军与本国法西斯势力的抵抗组织。他们在二战中打击法西斯势力、配合盟军作战的历史功绩被长期忽视。他们牵制并逼降了至少9个德国师,与盟军一道解放了几乎全部意大利城市。
意大利游击队的出色业绩,还在于他们构建了高效情报网,并与英国特别行动处、美国战略情报局(OSS)等盟国情报机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情报方面为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做出了突出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c31d8e2ddb818ca5.jpg)
16 1941年11月14日,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洛塞斯特,本土自卫队的女队员用消防水龙软管交叉组成一个象征胜利“V”字,以展示她们的能力。
译注:
虽然在一次大战中,美国本土没挨过炸弹袭击,本土民防不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但是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却不敢有丝毫懈怠。虽说远在战线后方,但是本土的防空袭、防空降、防登陆的应急方案却是早有准备,相关操作演练并不鲜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ad442d039cd90475.jpg)
17 1943年6月22日,中国云南省怒江前线的战斗期间,护士正在用绷带为一个中国士兵包扎受伤的手,另一个伤兵蹒跚着前来接受急救治疗。
译注:
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是怒江战役时期。当时,日军18师团、56师团以及驻腾冲、龙陵的日军一起,组成万人规模的“讨伐扫荡”大军,乘国军预备2师(陈明仁师长)和第36师(宋希濂师长)换防的特殊时段,兵分数路大举进犯。西渡怒江建立核心游击区,并在腾冲坚持抗日游击战的国军第36师寡不敌众,被迫收缩,翻越高黎贡山,向怒江以东转移。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68a452e9ba413eeb.jpg)
18 1942年10月,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厂,女工们正在擦拭生产线上的A-20J战斗轰炸机头部的透明罩。
译注:
二战期间,美国军工企业以惊人的速度生产着大量的飞机、坦克、火炮、汽车、枪械等武器,源源不断运往欧亚各战场,供盟国部队打击法西斯使用。战时的饱和性生产促使大批女工进入兵工厂,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d4db656b5bd7f6ca.jpg)
19 1943年11月9日,美国某地一家工厂,电影女演员维罗尼卡·莱克正在给兵工厂的女工们作现场演示,当她们留着这种长发在机床上工作时可能发生什么事故。
译注:
维罗尼卡·莱克,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曾在海登戏剧艺术学校攻读话剧专业,是美国电影、舞台、电视三栖明星。
1941年莱克在影片《金粉银翼》中担任女主角,当摄影师进行拍摄时,她瀑布般的长发不小心滑落下来,遮住了右眼。这个小意外获得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独特效果,从此,金色鬈发半遮眼的“偷窥”风格,便成为莱克演艺标志性形象。
二战期间,莱克响应政府号召,鼓励更多妇女进入兵工厂工作,她用自己的金色长发现身说法,敦促妇女改变这种危险发型,以降低操作机械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并率先将自己的发型改得更加务实和安全。这种做法提高了女工从事生产的安全性,但可能对莱克的演艺生涯带来不利影响。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莱克成了颇受大众喜爱的“士兵女郎”。此后,她便利用这个名号,走遍美国募集战争债券。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ae9c72030c76b144.jpg)
20 1941年5月20日,伦敦地区,当警报响起时,本土辅助服务队(ATS)高炮部队的年轻女兵们迅速跑向高射炮炮位。
译注:
本土辅助服务队(简称ATS)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队的女兵分支。它成立于1938年9月9日,起初是一个妇女志愿者服务团体,在1949年2月1日并入皇家陆军妇女队。
本土辅助服务队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名称是皇家陆军妇女辅助队,一战期间在军队中从事文员、厨师、服务员、话务员等工作。战争结束后,在1921年被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政府决定组建新的女兵部队,包括本土陆军部队(TA),一个妇女运输服务队(Fany)和女子军团。本土辅助服务队隶属于本土陆军部队,在该部队服役的女军人薪酬为同级男军人的三分之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91a3dd729b24e878.jpg)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名德国高炮部队女通信兵在接电话。
译注:
战争并没有让女性走开。在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敌对国一方战线上也活跃着成千上万的女兵,以她们的血肉之躯为法西斯的战争机器做无谓的润滑。
二战中,德国军队里没有完整的女兵建制单位,女性的军中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主要在志愿者中间征召。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应征为国防军的德国女性高达50万人,遍布各军兵种,大部分集中在运输、通信等后勤部门。战争结束后,这批女人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消失了。她们隐姓埋名,不写书,不集会,众多二战史书和文学作品也很少提及这些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2db2611a104f9162.jpg)
22 1942年8月26日,一位女拖拉机手正在播种甜菜。年轻的苏联女拖拉机手们是吉尔吉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人,她们接替上了前线的朋友、兄弟和父辈的岗位,工作很有效率。
译注:
斯大林战前发起的“苏维埃人文”运动卓有成效,许多有才能的苏联妇女得以施展身手,涌现出了女飞行员、女领航员、女坦克手、女拖拉机手、女外交官、女部长……。其中,女拖拉机手最杰出的代表是帕莎·安格林娜,曾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以及斯大林奖金,并写过一本书《最主要之点》。由于她的缘故,女拖拉机手成为苏联宣传机器的宠儿,并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出现。卫国战争时期,众多女拖拉机手为苏联后方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4985/d690f2449bac1b53.jpg)
23 1941年12月20日,宾夕法尼亚州巴克斯县,77岁的防空监测员保罗·提图斯夫人携枪在自己的辖区内巡逻。提图斯夫人在珍珠港袭击事件的第二天签约成为防空监测员。她宣称:“他们要求我随时带着枪。”
译注:
日本突袭珍珠港给美国民众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撼,帮助他们突破了孤立主义的逼仄空间,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照片中的高龄美国老太太,在珍珠港事变第二天,就与联邦政府应急管理处(OEM)签订协议,自告奋勇担任空袭监测员,这是美国公民万众一心、全力支持政府进行战争的写照。
观图阅史: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