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TA,也许三点就够
上周由于工作需要,我向副总提出公司需要招聘一个专职的平面设计。
我: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招聘一个专职的平面设计。
副总:能合作不招聘,养一个人的成本是非常的高的。
我:可是找人代做的费用也很高啊,而且临时需要各种制图,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副总:每月需要多少钱。
我:这个,需要回去算一下。
副总:都哪些方面可能需要制图呢?
我:很多的……
副总:行,你先去整理下吧,之后再议。
我:哦,好。
……
在说服别人这件事情上,我的成功率总是很低…… 时常我展开话题或表达出观点后,对方报以“是这样吗?”、“然后呢?”的迷之回应,让我瞬间哑火。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表达有说服率,让对方听了以后,不住点头,冒出星星眼:“嗯嗯嗯“、“对对对”,最好一拍大腿,“我咋就没想到呢!” 陷入无限遐想中……
正好RIA训练营中拆到一个片段,确认过眼神,它就是对的文:
以“3”为轴心展开话题,把理由整理为3点,你就会让对方听得信服了。
为此,你必须以“因果关系”“例证”“价值基准”这三个条件来说服对方。
“因果关系”展示了你有这样的意见的原因。
例如,销售量提升这一点,加上“销售量会提升是因为需求激增了”的说明。这就像是针对结论说明理由一样。
“例证”则是列举出具体的数字和客观的事实。
”需求激增”这一句话只是主观意见,欠缺说服力。
所以你要再加上“具体来说,新商品A发行之后女性客户增加到了原来的5倍”这样的事实数据。
自然,不管是因果关系还是例证能准备3个来列举是最完美的了。
那么“价值基准”是什么呢?它就是“以什么为基准是好的”这一尺度。
例如,在面对“是去年的150%”这样的业绩时,有人会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但也有人会觉得不够而感到不满。甚至还会出现说出“这样根本没什么提升”的负面评价的可怕上司。
你想把“是去年的150%”积极地展现给对方的话,你需要如下说明。
“竞争公司的B社今年的业绩只是他们去年的10相对来说我们的数字绝对不差!”
这种价值基准将会是支持你论点的不可欠缺的要素。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有这种意识的人少之又。为了在被反问道“你真的这么认为吗”的时候不萎缩退却,我们需要提前进行准备,这样别人也就会更加信任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81486/078f381d3ce563ed.jpg)
看完这个片段仔细反思下自己:在想说服副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要理由,理由不够;要数据,数据提供不了;又不能明确清晰的列出养专职设计和花钱买图的成本差异,领导会批准吗?会心疼被我浪费的三分钟吧!
书中的方法简单来说,是这样做:
1、说明我这样说的原因
在心中预设对方会问:为什么呢?
可用回答句式:“我这样说,是因为…… ……”
例如:北方旅游城市首选大连,因为大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
2、列举具体数字和客观事实来证明
在心中预设对方会问:比如呢?
可用回答句式:“具体来说,……”
例如:大连年平均气温为10℃,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还有三个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呢。
3、用对比法来强调价值
通过相近的横向、纵向等比较,找到让对方信服的价值基准。
在心中预设对方会问:“哦?真的是这样吗?”
可用回答句式:“比较来说……”
例如: 比较来说,北方的哈尔滨虽空气清新,但温度太低;沈阳的景观虽多,但湿度不够,春天沙尘多。大连靠海,在温度湿度以及旅游景观上都占优势,当之无愧的北方明珠。
说明理由跟让对方容易接受,陈列客观事实数据能让对方信服,与相关类别比较更能展示优势,三方面层层递进说服对方,成功率翻倍!
下周还得去找领导申请招聘制图人员事宜,我就这样说:
我建议招聘一个平面设计专职人员,因为公司用图需求量增高。(说明原因)
比如,宣传平台需要加大更新频率,每越十二篇以上,专营店活动也需要总厂提供大量宣传图片平均每月10张图。不在规划内的临时用图,比如招聘简章、木业协会官网供图、企业文化宣传方面,也有3-5次每月。平均每张图付费200元。每月制图上要支付6000元左右。(列举具体数字和客观事实)
而相比买图,自己招聘员工每月工资四五千就可以,在沟通效率上却能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图片满意度。所以相比之下,招聘一个设计人员是最优选择。(用对比法来强调价值)
这次能不能说服领导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