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22年年度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

对号入座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奇百百

齐帆齐微刊

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也不是很好。

于是我去看中医,治未病科,据说这位医生很有名,我也算是慕名前去。

曾经我以为中医就是看我是什么体质,做做检查,喝点中药。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医生一搭我的脉就发生我是过敏体质,还说我心不定,会做很多事情,但35岁以前不一定专精,这跟我的体质有关系。

因为这两句话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痛点,这简直就是我本人。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我对酒精和金属过敏,喝白酒不能超过一杯,喝啤酒不超过两瓶,过量必吐而且皮肤有过敏反应。而金属过敏则是,但凡衣服裤子上的扣子是金属成分,不到半天接触,接触位置必定开始发痒、红肿、溃烂。

而做很多事情,我发现这跟我对自己认知没有到位有关,最近几年,我专注于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觉察自己、接纳自己,通过刻意练习锻炼演讲能力和写作能力,由于增加了输出,以致于我需要扩大自己的输入。

越是输入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越少,无知的东西越多,可以探索的空间越大。

这无形中大大消耗了我的精力,在做好本职工作、兼顾好家庭的同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和输出上面。

这让我体会到,当我持续一段时间不休息好,还把时间表拉满的情况下,真的会让自己元气大伤。

有一种身体被掏空,思想被清算完结的感觉。

医生说,我这其实是潜在的焦虑,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断挑战自己,用身体的疲倦来掩盖精神的焦灼。

身体的疲倦给我敲响了警钟,让自己什么都好实际上是一种偏执。

我不是万能的。

在工作中,我囤积了多年的素材,每次有同事找一个模板和素材,找其他人不一定有,找我准保就有。我就像一只叮当猫,随时在收藏重要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应该删除的东西,曾经我总认为有备无患,实际上那些过时的东西早应该干脆地扔掉。

我在学家庭整理的时候,也开始清空自己的复杂的想法,清理多余的信息和资料。

在我快乐的人生岁月中,有些事物真的是可有可无的。

而曾经我把它看得很重,从形式上就很重视,设置物品专区、设置文件专区、设置处置时间专区。随着很多专区的增加,有限的空间和精力被耗尽,就已经充分说明,我这个作为人的系统,还不够智能,我也需要像机器一样定期升级迭代。

这让我一下子反应过来,这就是定位,自我定位,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快乐的、成功的、有价值的......还是什么样的。

如果我是自己的私人物品,我应该做些什么让她续航更久、价值更大还能让她对自己满意。

我很开心自己想到了这一点,这对未来的我非常关键。

而我从无知,到有知,再到升级过程也发现了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大多数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也有很多人还在来的路上。

22年度年度营第40篇,字数1076,累计49016字【非主题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