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读《小学教师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
陈秀玉
苏明强老师的《小学教师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出版社工作人员在分享时,给了这样的推荐语: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小学数学教师和大学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需要,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数学“四基”、数学“四能”、行为动词和问题驱动等六个维度,阐述树立教学观念、把握教学导向、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核心素养、拟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六个基本的教学问题,以此诠释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数学课程标准的问题。本书能为教师和大学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我拿到书,看封面和背面后,仔细阅读目录,了解的本书分六章主要讲了六方面的内容:
通过基本理念正确树立教学观念;通过核心素养准确把握教学导向;通过数学“四基”深刻分析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四能”紧密关联核心素养;通过行为动词规范拟定教学目标;通过问题驱动创新设计教学过程。
可以说涵盖了新课标相关的方方面面,阅读完这一本书,对《2022年版》新课标的使用,的确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几点给我的感触是比较深的。
1.结构化梳理,让核心素养更清晰
苏老师在谈到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时,先给大家一个整体的解读——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表现为"意识"。核心素养包括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三个维度。然后详细地对核心素养,对11个核心词进行归纳、整合:数学眼光对应的主要表现有六个方面——数感和量感、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和创新意识(即两感、两观、两意识);数学思维对应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即一能力、一意识);数学语言对应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即三意识)。
这样的概括与分解,能帮助我们一线老师,更好地记住核心素养。 但我说的结构化,不单单指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苏老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纵向的梳理。从21世纪初,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最早提出"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到2014年、2016年、2017年各种文件提及的核心素养的分析,核心素养每一次侧重点,每一次变化,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2022年版》课标,核心素养聚焦三会,和十一个核心词。一路走来,核心素养不断地被呈现,不断地被改进,不断的被定义,2022年,才定下了三会这个核心素养目标。
当一项内容被放进时间轴,而且有了前后的连接,你会发现,这些内容不再是松散的,不再是孤立的,而像是长出来的,是原有内容的一个延伸,是有所继承和发扬的。了解了前因后果,知道了历史渊源,对这块内容,就有更多的感知,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2022年版》课标出来后,我们线上线下都举行了不少学习活动。大致知道了核心素养怎么回事?知道核心素养包括什么?但真正会理解核心素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关于这11个核心词,我们工作室去年研修的时候,详细的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与解读。我们把它分成11个小讲座 ,一个核心词,就一个微讲座。虽然是微讲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微讲座,都是通过理论、通过链接课标,通过案例来引导大家熟悉了解情况的。经过那样沉浸式的学习,对核心素养是有所感觉的。这一次,读完苏老师的这本书,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就更丰富了。
这样的纵向梳理,在这本书的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可以说,苏老师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来帮助教师解读,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标的。
2.精准式解读,让关键知识更准确
苏老师对课标中一些关键词的解读,非常细致,比较精准。比如对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解读,可以说是非常详尽精准的:
行为动词有两类,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
《2022年版》中,结果目标对应的行为动词分为四个水平,从低到高,分别是“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了解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是指描述对象的由来、内涵和特征,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是指多角度理解和表征数学对象的本质,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是指基于数学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2022年版》中,过程目标对应的行为动词也分为四个水平,分别是“经历”“体验”“感悟”“探索”。
经历是指有意识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是指有目的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
感悟是指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获得初步的理性认识。
探索是指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独立或合作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确定结论。
看完如此精准的解读,我对这些行为动词的感知,对这些行为动词的理解,对这些行为动词的应用,相信会更准确,更用心的。
平时写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学目标一般都会参考教参上的提法,或者是参考别人的,感觉教学目标都差不多。很少很用心地去打磨其中的表达。教学评一体化,越来越被重视,以终为始的理念,也深入人心。这时候目标显得特别特别的重要。
对这一个教学目标有感,是因为假期,我们工作室要做预习笔记,里面有一项内容就是学习目标。因为新课标出来后,学习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所以我们以前做的那些预习笔记,学习目标基本上要重做。
教学目标是所有活动展开的基础,也是所有任务要达到的效果,是开始也是结束,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非常非常关键。这次读到苏老师这样很详尽地对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进行解读,再加上具体的案例,进行手把手的示范。对学习目标的制定,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3.案例式呈现,让学习借鉴更轻松
如孙晓天老师所评价的,苏老师"把握了数学教育研究的真谛,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实践的研究风格。"苏老师是少有的高校教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别的高校教师用的都是别人的案例,和苏老师是亲自下水的,知道水深水浅,知道一线教师的卡点在哪里?所以在呈现各种知识和技能时,总能配上合适的案例,帮助教师理解,给教师的实践以示范。
比如,在谈到如何规范表述教学目标的4个关键性问题时,苏老师就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一点一点的分析,一点一点的抠,一点一点的呈现。让老师直观地看。
在阐述"通过问题驱动创新设计教学过程"时,苏老师根据不同的核心素养内容,选择相关的课例,边呈现实录,边分析这样设计背后的原理。有理论高度,也有灵动课堂的细节。可读性比较强,老师们学习借鉴起来也比较轻松。
利用近一周的时间,把这本书啃读了一遍,对新课标相关知识有了更广的感知,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课标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一点抓手。但我知道,真正要学到手,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课例,像苏老师一样一步一步地去抠,一步一步地去解读,一步一步地把它做出来。所以,此书放在案头,备课的时候随时可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