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王伦让林冲纳投名状过分吗?
林冲百转千回来到梁山泊,虽然拿着柴进的书信,但王伦不待见他。找出借口让他离开。
杜迁、宋万在一旁帮着林冲说话,起码要看在柴大官人的面子上,让林冲入伙。王伦拗不过大家,于是少数服从多数,让林冲去纳投名状。
什么是投名状?
投名状是指新加入某个组织或团体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决心,必须完成一项任务,通常是完成某种形式的考验和试炼。
《水浒传》中王伦让林冲纳的投名状是:三天之内杀一个人。
那王伦为什么要林冲纳投名状呢?
一是让林冲知难而退。
林冲虽然手里有几条人命,杀的几人与林冲有不共戴天之仇。那是在特殊环境下,源于愤怒,出于自保,林冲动了刀。
而光天化日之下,去杀手无寸铁、没得罪他的人,林冲没干过这个事。这对林冲也算一个挑战。
原著中提到:开始林冲以为投名状是白纸黑字,表忠心,按手印。他说:“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便来写。”
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投名状。”
林冲说:“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 ,只怕没人过。”然后王伦给他三日期限,林冲虽然应承了,自回房中宿歇,闷闷不已。
可见这个任务的设置是有难度的。王伦正是想让林冲知难而退,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二是为了给杜迁宋万面子,不好一意孤行。
王伦看到柴进的书信,安排酒食,请林冲吃饭,众好汉一同吃酒。宴席快结束时,王伦起身,拿了一个盘子,托出五十两白银和两匹纻丝。
然后便说:“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切莫见怪。”
林冲表明心意,朱贵见了,直言不讳地劝谏:
没粮可去借,没屋可去盖。这是柴大官人举荐来的人,如何不纳。而且柴大官人对山上有恩,看他的面子,也要收留。况且又是有本事的人。
杜迁也在旁边说,不差林冲一个人,若不收留,到时柴大官人见怪,显得我们忘恩负义。宋万也在旁边帮腔。
为了一个人,王伦手下三个头领都为林冲说话。王伦不好一意孤行,于是退而求其次,不说赶走林冲的话,而是给他出了另一道难题——纳投名状。
三是王伦想保持领导地位。
王伦山寨的第一任寨主,有绝对的话语权。林冲到了山寨,很是低调,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毕竟林冲名声在外,王伦自愧不如。
无缘无故空降一个林冲,打破了他心里的防线。
他不想被林冲拿捏,不想居于人下。他先下逐客令,又设投名状,就是想用下马威,用实际行动告诉林冲,我是山寨老大,你必须得服从我。
话说,一个再牛的人,到了新环境,必须要和光同尘。这是新人的必经之路。
所以,王伦让林冲纳投名状(三天杀一人)有些过分。虽然老人排挤新人在职场很常见,但限时三天,杀一个人的要求未免有点过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艳过留声,给你一起读经典,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