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罢大学生活读书

激励管理与内卷化效应

2017-04-23  本文已影响24人  子水爱书
激励管理与内卷化效应

“读懂经济学”是在听罗胖的节目时听到,这也是罗胖节目的好处之一,提起我的兴趣去看想看的书。这本书通俗易懂,通过一些关键经济学词汇解读经济学原理,适合做一本工具书,方便随时查阅。

这里摘取两个关键词,“激励”和“内卷化效应”。写写我的思考。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所以人们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边际量所处的成本和收益。一旦成本和收益中有任何一方发生变动,或是两方都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改变了人们的激励,而同时人们会对激励做出选择。

这里引用经典的“猎狗与兔子”的故事。

一条猎狗追逐一只兔子,追了好久也没有追到。

牧羊犬看到了,讥笑猎狗。猎狗回答:“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得对啊,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我得想个好法子。

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去追兔子,都想捕到更多猎物。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难捉,小兔子好捉,而得到的骨头都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区别,何必费那么大的劲去捉大兔子呢?”猎人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总重量来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结果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但不久后,新问题出现了。猎狗抓的兔子又少了很多,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们。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变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猎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数量,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做,以完成猎人规定的数量。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做到了。这时,其中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了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于是又进行改革,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这样,出走的猎狗们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猎人是个聪明的人,他充分利用激励的作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思考:我们在日常管理与工作中,一封邮件或者通知,工作能不能推动起来?下面的兄弟会不会向猎狗一样存在顾虑?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当职责分工梳理明确后,存在一定的利益驱动,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各单元也会主动协作,因为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目标与边际收益,这会是一个健康的系统。但按照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原先的利益平衡与驱动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失衡,因此恰当的调整也是异常重要。这也是凌经理常说的,管理者要对环境与趋势的变化异常敏感,并提前采取措施!

内卷化效应来源于一位学者,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 盖尔籽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梨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内卷化”的结果是可怕的,它会让人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止的内缠、内耗、内旋,既没有突破式的增长,也没有渐进式的积累,让人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你越是缺乏自信,你越难以成功,你越不能成功,你就越缺乏自信,直至破罐子破摔。

思考:戒掉抱怨,如果一个人总是自怨自艾,不思改变,不求进取,只能原地不动,逐步失去刚工作时候的冲劲。想改变,但又克服不了长期以往的巨大惯性,原地踏步。如果已经想到了追求“自我实现”,如果已经把想法在自己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体现出来了,那么就会为自己的热情所感动。哪怕是自己很小的想法,只要付诸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都是突破。在我看来,这也是改变内卷状态的突破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