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东西,恰恰总是在身边
商场的珠宝柜前,一对情侣正在挑选珠宝手饰,只见那男的用手指着他看中的珠宝,店员说根据规定只能拿出两种给顾客看。那男的听了,面露不悦,对店员说这一柜的珠宝他都买得下。店员听了仍然不为所动,这个时候那个男的怒了,他叫来另一个店员,果真指着一柜子的珠宝让店员开票。就在周围人或惊讶或羡慕眼光中,那个男的牵着女友的手,神气地走出了珠宝店。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互相比较。一种是你比我强,偏不让你强,得想法子让你变弱;另一种比较就是比钱谁的多,房子谁住得大,认识的实权派哪个多,谁的后门走得快和好。从来没有比较节约了多少水植了多少树减少了多少污染。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咖啡馆里喝咖啡,不知怎么就谈到了文学。一个是诗歌的爱好者一个呢是散文的拥护者。本来两个人喝着咖啡过着挺惬意的午后时光,却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喜爱的是最正确的,两个人意见不能统一,然而开始了争执。争执的升级版是吵闹至尊版是大打出手。朋友自然是没得做了,可问题的关键是打到最后也没有分出到底是诗歌重要还是散文重要。
还有一个故事,抗战的时候,西南联大的教室里是没有桌子的,只有椅子。不管是联大的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拿着书本或与三五同学到小茶馆看书或交流,现代的文学前辈汪曾祺就被人称为是茶馆里泡出来的小说家。清贫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的灵魂也一同倒下,在艰难的时代里,他们创造出整个时代的传奇。
英国著名的首相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的话:“我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当年的林徽因大骂吴晗,不准他拆北京的永定门城楼,说哪怕以后再建,也会是假古董。高速公路摩天大厦成为建设新目标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那些老城墙老胡同,而当人们再回首寻找时,才发现失去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当我们觉得中国古老的文化不流行没有闪光点时,却没有发现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却有着中国文化的影子。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通过学习是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可是,真正决定一个民族的底蕴始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