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2017年,我竟然如此浪费钱
昨天无意从网络上看到了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到年底了,我竟然被这句话扎心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节约钱的人。但是对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太多的在意感。这时突然到了年底,回想这一年有多少忙忙碌碌?而年初有的一些豪情壮志,可结果是大把时间,要么在柴米油盐中耗尽,要么在自己的等明天的想法中无声的流失掉。而这一切的结果都让我成为一个痛失时间的人。
俗话说得好,寸金难买寸光阴。有的人不在乎时间,那是因为他无事可做。而当你真的感觉有事可做的事,就会发现给你的时间太少了。
自己总结了一下,无非有这么几点让本人觉得比较扎心:
第一,当初设定的全年的总计划,到最后却没有将目标进行分解成小目标。年初的时候,就是想计划自己写一部小说。而到了年底,小说还是停留在大纲的阶段。
想起王健林说的被网络吐槽最多的那句话: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挣它一个亿。这话对普通人来说,虽然是个天方夜谭,但确实是有他很有道理的一面。将大的计划逐一分解成为小的部分。这样子执行起来难度就会降低。每当你达成一个小目标的时候,你的自信就会提升。
第二,没有规划自己每天最重要的时间,做什么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的感悟主要是来自于一本书,叫《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书中详尽的介绍了每日早晨对自己一天做事的规划是多么的重要。难处理的事比喻为青蛙,而容易做的事情比喻为跳蚤。每天从早晨开始就应该让自己清楚,哪些青蛙是最先应该处理,然后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尽全力先处理好那些青蛙。当每天将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完以后,你的工作效率将会提升不止一个数量级。而我自己呢,经常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处理的并不是自己一天中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可见效率极低。
第三,阅读时没有给自己做好读书笔记,也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及时的反馈系统,让自己知道自己到底了解多少。这个问题是最近才发现的。虽然发现的晚,但是我发现它给我造成的损失非常之大。我承认我是一个读书速度并不太慢的人。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缺乏记录读书笔记,看过的书过几天就忘了。这种看过就忘的情况,并不能给自己形成一种高效阅读,更别说深度阅读了。
最近我感悟到,读书快但看过就忘,还不如读书慢一点,但给自己留一点读书笔记,或者说读书心得。而尤其是反馈系统这个方法,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其实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系统,可以给自己加深印象,帮助自己消化吸收读过的书。而这个方法是我从许岑的《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学习高手》中学来的。他告诉我们,做事情就应该像打游戏一样,越早知道你的做事的结果,越能够帮助你对下一次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改进。
2017年就剩最后几天了。扎心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回顾以往的损失,我决定亡羊补牢。给自己2018年。再加上一个全面的计划:
第一,将2017年列下大纲变成完整的小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每周完成两到三个小章节。而每个章节大概3000到4000字。之所以没有把计划定得特别近,就是担心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不能达到每日更新,以至于后期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第二,将《每天最重要的三小时》中的内容,变为以后的学习习惯。每天起床重点规划,争取在最有效率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写作计划。
第三,以后阅读完的书,都要自己简短的写一个简评,或者说最好能用一到两句话,把书中的大致内容和书中的精神概括,然后自己经常都能够复习这个读书笔记。对自己写的简评要经常复习。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要找旁听者,经常去给他们讲,看看自己的反馈系统,到底练习的怎么样?
要克服自己在他人面前的那种羞涩的感觉。一旦能自由的和别人进行知识传播的时候,相信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最后一个小目标。如果可以的话,每天学习一点点英语,背一点点单词。要求不高,每天15个吧。希望2018年,能坚持两百天。
相信自己的2018年,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2018,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