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让医学更精彩——祝贺第九届东方放射学大会隆重召开
2019年8月24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办,华东六省及河南省和四川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共同协办的“第九届东方放射学大会(OCR2019)”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OCR大会创立9年来,紧跟上海创新发展的步伐,融合海纳百川的品格,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国内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地区性放射学大会的重要代表之一,正朝着“冲出亚洲、放眼世界”的目标不断迈进。
OCR2019以“影像让医学更精彩”为主题,直面临床共同关心的医学难题,充分展示影像医学的创新成果,体现“影像让医学更精准、影像让人民更健康”的科学和人文精神。
精彩开幕式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伦琴医疗董事长冯晓源教授,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培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录制视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此外,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医影传声》网络科普公开课发布仪式,该课程由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制作发行,是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系列科普作品之一,课程一改以往曲高和寡的选题风格,选择了最具科普意义的问题,兼顾临床医生和患者,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学到基础的医学知识。
上海市放射学科人才培育工程--上海市放射学科精英菁英培育项目也于开幕式上隆重启动。
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伦琴医疗董事长冯晓源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影像学已经是临床各科的指路明灯和发展基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伦琴医疗董事长冯晓源以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的物理治疗为例,阐述影像学对临床各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冯教授指出,影像医学的发展改变了医学生态,影像医学的作用已经由疾病诊断逐渐走向预防筛查,而在未来,影像科、病理科和其他医学信息部门必将从单纯信息提供者向信息提供、整理和整合者这一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刘士远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我国乃至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以PFT为核心的现有临床诊断体系存在“不够早,看不见,难定位、不准确”等缺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刘士远教授阐述了对于COPD的影像学诊断的新思考。刘教授指出,CT和MRI灌注成像可更敏感地发现小血管重塑,小血管重塑的精准评价及量化分析有可能在COPD早期预警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COPD活体影像学研究,刘教授也从定量分析、功能影像和人工智能三大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目前的肿瘤诊疗过程中存在术前影像不准确,术后病理诊断滞后等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则为大家介绍了基于影像和病理大数据融合的影像组学及其临床应用,展示了肿瘤诊疗的新机遇。其中,以光学分子影像技术为代表的肿瘤术中影像导航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出色的临床表现,其在肺癌手术、脑胶质瘤手术中的表现令人期待。而基于日益增长的医疗影像大数据,以人工智能来评估疗效实现了逼近病理诊断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影像诊断精准度,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也表现不凡,真正体现了医学影像大数据对于临床科研和应用的驱动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梁长虹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梁长虹教授详细介绍了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解剖,影像学诊断及研究进展。梁教授指出,CT/MR评价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规范化诊断有助于全面认识疾病进展,而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鼻咽癌诊治技术、机器学习结合影像组学等新技术新分析方法也十分具有应用潜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教授在如今智能医学时代,AI将成为临床中的得力助手。而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将是AI的本质任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教授为大家介绍AI在磁共振快速成像及其心脑血管领域的应用。其中,我国首台3.0T快速磁共振成像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实现了AI快速磁共振成像领域的诸多突破。在心血管领域,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对脑卒中实现早期预防和精准治疗,但临床广泛应用尚有诸多限制。AI的出现使得快速成像与智能诊断成为可能,AI在脑血管壁成像中的应用令人期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敬亮教授IA破裂是动脉瘤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预测IA破裂是影像科医师的工作之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敬亮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瘤的概况、风险因素、影像学预测等知识,并指出,预测IA破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需依据预测IA的不稳定评分安排随访时间和选择治疗方案。程教授还强调,IA瘤壁强化可能是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IA患者需要常规进行MRI增强检查。MRI能够实现基于IA瘤腔特征--瘤壁病理--血流动力学的一站式破裂风险评估,是动脉瘤诊断、随访和破裂风险预测的优选方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肖湘生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肖湘生教授与大家分享我国肺结节诊疗的亮点、痛点和愿景。肖教授指出,民众对于肺结节的高度关注和中国医师国际领先的诊断水平是我国肺结节诊疗的两大亮点,但同时也存在过度治疗、照搬国外经验等痛点,肖教授希望我国影像科医师能够不断提高素质,对于肺结节定性诊断提示能够准确判断,明确内部结构特征、窦性结节和小血管改变等影像学特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康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康荣教授介绍了普美显对比剂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功能成像意义。周教授指出,普美显能够提高小病灶,尤其是小的HCC和转移灶的检出率,提高病灶的定性和鉴别诊断能力,对于HCC的分化、分级评估,肝硬化评估、肝功能储备评估、分子影像学等也具有应用价值。此外,普美显还具有显示胆道系统等功能,可谓优势显著。
除了专科大咖们的精彩主旨演讲,大会还先期举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场讲座,并在接下来的两天会议中特设国际交流论坛、人工智能论坛、影像质量管理与对比剂安全使用论坛,举行中英文论文交流、电子壁报、疑难病例阅片有奖竞答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对传统影像、精准医疗、大数据及云医疗、人工智能及介入治疗等多个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展开广泛交流探讨,传承经典,融合创新,共话中国影像医学现状与未来,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