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治愈你性格弱点的7副解药

“怎么回事??”下意识带着责备和生气的表情,我对刚从厨房出来的女友问道。
“至于这么凶吗?不就是饭糊了吗”她带着委屈摔门而去…
在后悔之际,脑海里突然闪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画面:毕业后工作、创业遇到挫折的场景,它们好像早就发生过…
我用力回想,不禁后背发凉,惊出一阵冷汗:
我现在的行为,与以前父母对待我犯错的情景竟是如此的相似!仿佛受了命运的诅咒,而不自知一般。
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上的缺点就像衣服染上墨水一样难以消除:
不善交际,敏感防备,缺乏信任;表情冷漠严肃,不懂如何鼓励他人;过于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过于谨慎而放不开手脚、害怕失败;不愿认错,时而急躁,时而愤怒…
阅读完本书,我似乎找到了自己性格弱点上的原因,通过回顾童年、分析父母行为对我观念、潜意识上造成的影响。开始调整自己,学习脱离固有模式的循环。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而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发现问题,问题就被解决了一半,针对不同的毒,作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解药。
你中过哪些原生家庭的“毒”?
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归因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不是为了逃避责任,把所有错误都推向父母,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
可能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特别是当自己身为父母时。
但如果想改变性格,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么就必须直面事实。
书中归纳了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7种原生家庭,每个人都会经历到其中一种或几种:
第1种毒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中国传统以孝道为先,但很多父母用它绑住了孩子的自由意志: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孩子好。
这样的孩子长大往往缺乏主见,做事时缺乏自信,遇事很难做决定。
第2种毒药:不称职的父母
那些忽略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专注于自己情绪与感受的家长,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这样长大的孩子很难表达自己情感,无趣、枯燥,冷漠、孤独,社交困难,缺乏自我价值感。
第3幅毒药:操控型父母
我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操纵别人,很少有人会自信到什么都直接开口索取,于是大家逐渐学会了间接索取。
操纵型父母善于制造内疚,让孩子觉得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就是大逆不道、不懂事。
如果总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
第4副毒药: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样的父母都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只要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他们就会选择对孩子动粗。至于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他们几乎毫无意识。
那些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而言,要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难的。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成年后的我们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
第5副毒药:言语虐待型父母
孩子最开始时以父母为世界中心,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父母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就会经常对孩子进行否认,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有拖延、自卑、没有内驱力。
第6副毒药:殉酒型父母
嫉妒、占有欲和怀疑是许多酗酒者的成年子女的人际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他们很早便知道,关系总会遭到背叛,爱最终会招致痛苦。
第7副毒药:性虐待型父母
有一些乱伦行为,虽然不涉及与儿童的身体接触,却同样具有伤害性。比如,如果侵害者在孩子面前裸露身体或手淫。
重获自由的解药:
心理治疗就如同一场情感的手术,和外科手术一样,我们必须先清理伤口,然后才能等待它愈合;而想让疼痛最终消失,我们需要很多时间。
1.释放过去被压抑的情绪
回顾童年,看清真相。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我们可以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应该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来做这件事,而不是在之前。面对自己的遭遇,我们首先需要发泄愤怒,需要哀悼我们从未得到过渴望许久的父爱和母爱这一事实,不应该去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
2、重新审视你的:观念、感受、行为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3张自我调查表,可以用来辅助我们。
许多人认为,我们的感受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但事实上,所有的感受,甚至那些最强烈的恐惧、快乐或痛苦,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观念。
你找到自我、改变生活之前,你必须知道错误的观念、消极的感受和自我破坏的行为之间的联系。
3、自我界定: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自我界定,就是以自己意愿为主对不同事情进行判断和选择。
遇到与父母有不同意见时,如果父母说你不听话,自私等评价,不要急忙解释、证明和辩护。这样会使你们的沟通又陷入情绪和争执当中。
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来打破争执的“攻击——撤退——防守——升级”的循环。
比如:
很遗憾,我不赞同这一点。
让我想一想。
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学会明辨是非,独立判断。开始质疑那些隐藏在你脑海中的错误观念和自我毁灭性的行为,将它们抛弃,拥有真正的自我。
4.不把所有责任归于自己
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这个重担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责怪自己,你的内心就会永远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你就会不停地惩罚自己。
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应承担责任的人。
5.一记猛药:与父母对峙,直面问题
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
告诉他们实情,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定。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回应。如果面对父母的暴怒、谴责、威胁和狡辩时你能坚守立场,那么你将会体验到决战胜利的辉煌。
6.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
有毒行为周而复始的循环可以持续数代,每一代上演的家庭戏码或许看起来、听起来各不相同,但所有有毒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惊人地相似:痛苦和折磨。
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出承诺,和你父母当年对你的态度相比,你要更加体贴关爱自己的子女。
7.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有些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乱伦,暴力,虐待,因迫害而形成的行为模式很早就形成了,而且根深蒂固。
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打破,但是心理治疗却可以帮你成功地摆脱它对你的生活的控制。
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也是人,父母也会犯错,他们或者因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伤害到你,或者是因为第1次为人父母还不够成熟没有保护好你。
但是,作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们可以重新回到童年,把自己从固有的原生家庭模式中释放出来,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