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道的100本书计划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方案》读书笔记-2

2018-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Peter_Berea

第三章 理想与平庸

这一章强调了一个观点:接受自己的平庸。

当我们不想变得平庸的时候,这个想法已经表明我们很平庸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平庸,就会一心只想着远方和未来的生活。真正接受自己平庸的人,反而不会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踏踏实实做简单的事。所以,接受平庸,不是放弃努力,而是回归现实。

我们之所以会有自己平庸的想法,是因为和别人做了对比,认为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比我们的好。可是哪怕别人真的比我们好,那又怎么样?难道嫉妒他们所过的生活,就能让我们的日子变好吗?对于那个拥有一千两银子的仆人,他应该做的是接受自己天赋的限制,把手头的钱好好利用(来自圣经的比喻)。因为对于不同的天赋,有不同的要求。我们所受的评价,不是赚的钱有多少,而是对主人给的钱的利用率有多少,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的忠心程度有多少。

另一方面说,神所创造的世界是有多样性的,所以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特别的东西。能够把自身所有的特别的恩赐利用好,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对比的。和人对比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单维度的思路。陷入到这种想法中,无法自己强于别人,还是弱于别人,都没有意义。

如果生活中只有平庸和不平庸的两极,那么一些重要的、无法用这个分类来归纳的东西就会被忽略。忙了一天,和家人呢一起吃顿饭;孩子学会一些新技能;别人的一些微小的善意。许多生活上的小事,无关“平庸”或“不平庸”,却是真正有味道的生活。

接受平庸,就是尝试接受自己惧怕的东西,发现它并不可怕。既然我们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那么这套评价体系已经无法影响我们了。

对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承认自己是个废物

我们为什么很难降低自己的期待?这种无法自我证明的焦虑,不是纠缠着一部分人,而是几乎困扰着每个人,不管有没有钱、地位、能力。每个人都在追逐那个理想中的自我,却发觉越往前跑,离目标越远。

在这一章,作者还讨论了几个问题。

第一,到底该改变自己,还是顺从现实?

来信中的困惑

“我得不到任何成就感,有的只是拖延、焦虑和终于又完成一点的短暂放松。一点点困难,都会在我的消极情绪中被放大,让我不知所措。”“我现在很难长时间专注在应该做的事上。我的专注力、自信、意志力都大大下降了。”

这位读者的问题跟我很类似,我现在也是经常觉得很难专注,工作上也会有很强的消极情绪。

回复

白天碌碌无为的拖延和焦灼,半夜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的空虚,都会准确无误地提醒我们,自己正在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名校的背景什么也保证不了,却在你们心里种下了骄傲的种子。这种骄傲,无论怎样的生活挫折都无法磨灭。”“你有没有辜负我给你的生命?你有没有尽你所有的努力,来发挥你的才能,实现你的潜力和价值?”“我会说:我已倾尽全力,这就是证明。我曾为理想所伤。”“既然这是确定的,那我们就可以暂时把能不能从这份工作中离开的焦虑放下,从容地研究一下该如何度过这段过渡时期。无论过渡时期有多长,对于一个确定的结果而言,它都是暂时的。为什么故事里的主角都会经历一段非常压抑的时光?因为他们如果不懂生活的艰辛,就不会有渴望。如果没有渴望,成功也就没有意义。所以,经历生活中的黑暗时期的过程中,迷茫和自我怀疑不是困难,而是意义所在。

第二,对于一个很晚才起步的人,应该怎么努力?

努力有三种层次:实现目标的努力付出,为了努力而努力,和为了“努力的感觉”而努力。当我们对生活有疑惑的时候,我们急着用“努力的感觉”来营造希望,让我们暂时忘记虚无和沮丧。但是,这种努力始终是徒劳的。

第三,想要有兴趣爱好,却总是陷入三分钟热度?

很多人想要有兴趣爱好,总是有非常功利性的目的。然后真正有兴趣爱好的人,却是因为它的无用。不是说像画画、弹钢琴这些兴趣不会产生实际价值,而是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价值。

这本书的价值,除了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以外,更大的价值是给了我很多需要去反思的问题。

第四章 匮乏与不安

钱的匮乏,开始于爱的匮乏,早期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匮乏感,会让孩子大脑里的匮乏警报器更加敏感。匮乏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匮乏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为未来做准备,而造成我们长期没办法从匮乏的状态中脱离。在《稀缺》这本书中,作者指出长期的资源匮乏会导致大脑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俘获,但注意力被太多的稀缺资源占据后,就会失去理智决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他们把这种资源叫做带宽。带宽的缺乏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当前利益,而无法考虑长远利益。一个穷人为了满足当前生活,不得不为眼前的小利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

所以匮乏,不只是一种客观状态,也是一种心理模式。一个穷人,即使他有钱了,他也不一定会脱离匮乏的模式;一个富人,即使他没有钱,他也不一定会进入到匮乏的模式。穷和富不是物质水平的高低,而是心理状态的差别。富是多,多到可以给别人,而不向别人索取;贵是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能够过自己的生活。

回想前段时间,自己忙于准备英语比赛,以至于在时间上成了彻底的穷人,始终感受到时间的匮乏、能力的匮乏、别人支持的匮乏,却很难真的挪出时间精力去为未来做准备,这就是一种匮乏的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于我受到挑战时心里的不安,我不希望被别人比下去,希望能够通过胜过别人来获得心里的平安。因为这种匮乏状态,很多人处在一种长期的焦虑中,这种焦虑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做计划。但计划常常不切实际,计划本身对于这些人是一种希望,但他们想到这些计划的时候,就缓解了自己心中的焦虑。焦虑缓解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因为焦虑会告诉人:你需要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只要宏大的计划,而不想要微小的改变。因为宏大的计划才能够缓解焦虑,而微小的改变却常常让人绝望。其实越缺乏时间的人,越需要有一种长期积累的态度。

匮乏的恶性循环,常常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缺乏爱的时候,他往往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举动来缓解爱的缺乏,而这些举动通常会破坏他原有的人际关系,使得他的状态变得更加孤独,又加重了这种匮乏。面对匮乏,最好的态度是接受它。如果要摆脱匮乏,在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之前,我们至少要试着寻找到一种合适的、与痛苦经验相处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摆脱痛苦所带来的不假思索的逃避行为。这种安于痛苦的能力就是拓展我们带宽的能力,他能为我们审视和选择自己的行为赢得空间,当我们能够和匮乏的焦虑相处时,当我们更愿意待在此时此刻,反而更能放下无效的逃离,作出更符合长期利益的选择。

另外,对于匮乏还有两点建议。第一,可以通过减少带宽来缓解匮乏。想一想生活中哪一些决定会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通过自动选择来减少带宽。第二,有意识的制创造盈余。每周强迫自己休息一天或存一笔钱作为储备金,使得我们能够摆脱匮乏的状态,让我们的头脑清醒。

心理上的匮乏,也是产生纠结和完美主义的原因。因为我们太缺乏,拥有的太少,所以我们没办法犯任何的错误,没办法走任何的错路。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身经历才能够学会经验。而这种匮乏造成的纠结,使得我们不敢做任何的改变。

比如我妻子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因为选不下某些颜色型号,以至于非常纠结,浪费时间,这也是一种匮乏的表现。她由于从小穷惯了,所以在每件事上都想要精打细算,不愿意出现任何的失误,造成浪费。但是其实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浪费,它极大的浪费我们的时间和认知资源,使我们没有办法去做其他事情。

关于完美主义,有一句引言:“我认为完美主义的基础,是一味相信只要自己的步骤够小心,稳定地踏在每一块垫脚石上,就不会摔死。但实情是你终究难逃一死。而很多完全不看路的人,甚至比你做得好太多,也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

我是从小在这种匮乏的状态中成长起来。因为小时候家庭的原因,家里没有钱,读书是我唯一的机会,所以匮乏给我带来了一些好处。每次面临大考的时候,我都会集中我的所有资源来应付考试。但同时匮乏也剥夺了我很多能力,让我没有心情去探索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让我非常计较,每一笔付出都必须要有明确的收获。它让我对每一个错误都斤斤计较,对别人的评价都非常纠结,以至于我最终形成了这种固定型的思维模式,没办法彻底转向成长型。我的努力,就像书中的一个读者一样,不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安。只要我觉得我还在努力,我心里的焦虑感觉就会有所减轻,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要去哪里,我不知道要怎么去。我只知道,我不想要这种焦虑感、这种不安,所有的努力,其实是为了努力而努力。我的心里没有未来,这就像一个临死前的人垂死的挣扎一样。


激发的行动:培养制造盈余的习惯

在经济上,通过余额宝的心愿管理,每个月拨出明年房租的钱,再加上明年格致学院的钱,让自己不必在为这这些基本的需求担忧。

在时间上,需要为自己创造一段每天安静学习的时间。有这段时间在,就不必再为这没有时间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焦虑。因为这种焦虑会影响我的情绪,我的情绪变化又会影响我和妻子的关系。如果不好的情况下,又会回过来加重我情绪的波动。所以我还是得养成每天早起学习的习惯。

问题:最近的一个月,你最缺的是什么?这种匮乏如何影响你?

我最缺的是时间。其实我时间也不缺,但是经常做事情都是拖到最后才去做。每次想要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自己的精力不够、很困,进入不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消耗当中,我的时间就慢慢的变得稀缺,然后这种时间的稀缺也会加重我的心理的消耗。为了对抗这种心态上的稀缺,我需要在一天的开始做一些什么来缓解焦虑。

我是不是可以学习村上春树,每天早上起来跑步,跑完步之后看书或者写作,让上午成为我高效率完成所有事情的时间。通常来说,我下午的状态没有上午好,我自己状态比较高的两个时间段,分别是上午睡醒后和学习完到睡前的这段时间。但是,如果我睡前去做任务的话,会造成我晚上睡眠不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