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小梦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这一天,又老了一岁。有时候回顾过去,感觉曾经的那些成长,那些经历,就恍如昨天一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今天这般模样,只是走着走着,就到了现在。
小时候我们的梦想都是一样的,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无一的梦想都是当个科学家,或者军人,保家卫国,为祖国富强奉献终身之类。我记得小学演讲比赛,突发其想改成了当作家,同学们笑我,作家就是“坐家”,没追求。至于为什么想当作家,当作家又有什么贡献,我不知道,只是单纯得觉得坐在家里写故事挺好玩。
上了初中后,梦想变成应试目标,期末,升学,认为人生就是那样吧,没有激情,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仅此而已。
小时候喜欢文娱活动,喜欢唱歌。因为当年没有卡拉OK,为了唱歌有伴奏,就自学了吉它,也从来没有想过,与音乐会怎样,直到后来的遇见。
那些年,庆幸遇中国音乐能人倍出,激情摇滚的音乐盛世,音乐百花齐放,摇滚音乐人的传奇人生及出色的音乐作品震撼了我那青春稚嫩的心。原来梦想还可以如此这般,第一次感觉到有梦想时的激动和潮涌。加入乐队后,每一天都开始变得特别有意义,内心充满了热情和力量。心中似乎暗藏太多能量,足以让我变得勇敢和坚强,克服一切的困难。比如背着几十斤的琴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偏远的郊外排练,没钱打车步行几个小时回家等。
对于一个没有一点键盘基础,只会弹点小吉它的女孩,却梦想站在舞台上演绎自己音乐的兴奋。不敢想,太遥远,似乎又在靠近,只是需要用青春的时间慢慢去填。那年,感谢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一狠心花了2000多元给我买电子琴,用一台没有力度键的卡西欧开启了我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路。
有了梦想,生活开始变得神奇,那些努力的日子,如今看来是不负青春好时光,没有老师,全靠自己摸索练习,虽然辛苦,但满足快乐。虽然最终没有以此为生,但也可以以此谋生;虽然实现了梦想,但最终也厌倦了舞台,留下音乐成为陪伴自己一生的爱好。
回首,发现自己的梦想是杂乱的。对于新东西的好奇,分裂成很多小梦想。比如小时候的作家梦,写小说,做编辑,也算体验过了。庆幸赶上和参与了中国互联网从零到飞速发展的过程,一不小心成为网络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做网页,创办原创论坛,组建线上线下社团活动。坚持十年,最终仍忍痛关闭,也是感受到了网络发展的大趋势和小网站的消亡。有些东西,就算再美好,但是如果成为前进的累赘,就应该放弃,前方还有更需要去追求的小梦想。
工作上,也没想过要做成什么,庆幸一番折腾后最终还是做了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舞台虽然耀眼,但发现自己更适合和喜欢的还是幕后,喜就就执着,一做就是十多年,也琢磨着做到退休了。一个人在陌生城市打拼到安居,花园生活,小院梦想,虽不算精致,也算实现。
一段时间,突然觉得自己没有了梦想,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一段时间很懈怠。
有一次参加朋友40岁的生日聚会,大家在分享对未来的想法时,有个信佛的人说,40岁以前人们思考的是生,40岁后应该思考的是死。我理解的是,生是一种奋斗,死是一种豁达和超脱……我虽然对宿命,对神佛也很虔诚,但却不想过早去思考那些空灵的虚无。我简单地认为40岁以前拥有的是职业梦想,而40岁以后追求的应该是生活梦想。
40岁以前,努力工作和奋斗,迷惘,跳槽,只是为了在适合行业里寻到更适合的职场定位,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价值;而40岁以后,职业选择基本定型,应该考虑得是如何在余下的人生中完成自己生活中的诸多梦想。比如学一门语言或者乐器,比如退休后的生活方式,比如写一本书,学画画,或者换一个行业体验不同的生活,或者选一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买不起就租,让自己的一个一个小梦想,像一串串彩灯点亮未来五彩斑斓的生活。
那些年的小梦想每一年定一个小目标小梦想,就在自己生日之时。希望若干年后,猛一回头,会发现那些年的梦想就是现在的生活,而流过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从来没有白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