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摩曼涅槃
2016-2-13 20:39QQ好友可见
这个题目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将来、以后的意思。接下来是胡扯的,不要在意。
人的一生是渺小的,在亿万人口里我们每个人都像只蚂蚁一样存活着,很难会觉得有何意义。而现在我们这个年龄生过孩子的大有人在,或许他们已经可以说“谈论人生”这个概念了。但是,这人除了每天的吃喝拉撒,工作上班,有个糊口的基础还缺着什么?要说物质追求,比我们穷的人多了去了,比我们富的比我们穷的人还多。这只能是一个生过必备的基础,不挨冻,吃得饱基本上就可以,当然有什么追求想法了又嫌弃自己金钱少了,那是你自己的事,需要的是你自己的努力,榜样多的是,自己去百度。
我要说的是自己以后要怎么办。
在这个社会,人分着这么几种功能性。我们认为最好的最安逸的是公务人员,接下来是从事政府工作的和国家性质的工作,也就是老一辈说的铁饭碗。旱涝保收,收益上省心事少。二下来是商界,自己凭自己的本事去打拼,什么开店啊,跑业务啊,抢标啊,做工程啊、包括现在贵圈等统统都是商界的范畴。 哪怕现在文艺工作也是在商业的范畴之内,所谓的文艺片,记录片,这些也是这些文人雅士想要表达一些自己的核心观念才做出来的一些作品。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我快近而立之年,恍惚之中,迷惑太久。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西游记主题曲唱的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而我现在肯定是路在脚下,但是我想去看清,想要去明白,自己想去走哪条路,自己想去做什么。没有答案,没有知觉。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当时在最后一排,第一节课老师没讲课,而是让我们说出自己的理想,当时没有谈及理想这个词汇,而是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全班人都说了他们的想法,有医生,老师,警察,科学家等等,而我当时不假思索说的是“和尚”,全班大笑,后来老师问我“为什么你要当和尚?我说和尚厉害!”都怪李连杰拍的少林寺,我当时不知道和尚不能结婚,他们在电影里还搞对象呢,我怎么不知道和尚不能结婚,他们怎么知道的?课下被同学狠是嘲笑。当时就是看了电影,英雄主义情节,才有了自己的想法。长大些了又喜欢上了音乐,吵着闹着让家人给我买录音机,自己没日没夜的听磁带啊,像是疯了一样,不论什么歌曲,当然除了戏曲不听,别的都会没事瞎听。我印象好像是我妈带我去她朋友家去了,现在俗称闺蜜,也就是她的小伙伴家去玩儿,没什么事就是过去坐坐,当时那位阿姨在家看演唱会,我愣着小眼神也看不懂,当时上小学,三观连根毛都没长呢,就知道他们的头发啊,衣服啊都很夸张,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好是热闹啊,咕噜咕噜的说着话,我也听不懂。TMD我后来才知道她喜欢的是H.O.T!真潮啊!不过当时HOT真的很火爆啊,当时有人统计的他们在解散之前办的演唱会啊及专辑销量啊等一年的收入在解散后能轻轻松松够他们生活一辈子不成问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我也忘了具体是哪一年开始了,就喜欢上了音乐,小小的梦想开始小小的灌溉,半夜不睡觉就一直听歌,听到自己不知不觉睡觉为止。那是还在成长,每天的那个兴奋啊,哪像现在整天的失眠,哪怕眼睛睁不开了还要垂死挣扎看看电视和手机,眼都熬毁了。在我大概当兵回来之后因为我爸的一句话我彻底的不再喜欢音乐这玩意儿了,也或许我成长了吧,变得理性了。变得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客套话,学会了自己只喜欢自己的爱好是不行的。得在人堆儿里混,得在人窝儿里翻腾,看谁能在人窝里直起腰,抗住事儿,说句话为最佳。或许我没有这种概念之前过得很单纯吧,脑子里只有好人和坏人,没有那么多歪心眼,只有高兴和不高兴,或许说的比较贴切了就是没有那么刻意去委屈自己。孙猴大闹天宫的目的不是单纯说自己有多牛叉,有多吊,是自己想去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更不会去委屈自己的内心。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说的面子,而面子这东西其实就是自己的实力,在自己有实力的时候呼风唤雨易如反掌。当自己没有实力的时候哪怕是站在中央也会被周围的人和谐了。从那时候自己变了,变的不爱说话了,寡言少语了。渐渐地变得世俗,变得利益化,变得有目的性。不再随意的生活,仿佛周围都是自己认为不和谐的人事,因为自己的不单纯,从此带上了有色眼镜去看事物。最明显的是自己喜欢上了腕表,当然不是说表这种东西不好,他毋庸置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几百年的发展,这么小的东西能记录时间,还能上天入海。这种逼格甚高的东西!玩车的不如玩表的,因为玩表穷一生。呵呵,自己心比天大,肚比海深啊,总想去充包自己的欲望。什么出人头地啊,什么成功人士啊,什么做人上人啊 。皆是欲望所致,而自己又不肯回头,不愿意去承认自己是差的,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对,不愿意说自己不行,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不会成功、不会成为电影里那些完美结局的主角儿。搞到现在,人是变得俗气了,但是自己越来越讨厌自己的了。甚至自己变得迷茫了,不知道人生的道路。5年前自己还有自己的目标,现在也实现了,但是并不怎么开心。反倒感觉最明显的是自己释然了,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感了。自己不自觉的就变得安逸许多,在当兵的那两年一直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有所作为,什么时候能娶个老婆。现在慢慢的通过一定的努力都实现了。但是为什么会变成了空心无望呢?
今天写篇日记就是想和自己说说话,问问自己,看看你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别让自己走的没有方向。这种感觉很可怕,都说佛学讲究无欲无求,我TM怎么这么不喜欢这种感觉?是不是我现在挣脱着寻找目标方向本来就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呢?就好像做和尚最高的境界就是给自己的寺院添砖加瓦建设一个新的寺院发扬光大,这本身也是一种世俗的愿望啊。
人各有志向,人各有生活的方式,或许我就是大部分人里面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了。30过后没有希望,没有方向,生儿育女,养老送终,孩子毕业娶妻生子,自己孤独终老。这他妈的怎么这么没有意思?
曾经看了一部电影叫《荒野生存》,简单叙述一下就是讲一个同样是大学毕业之后感觉这个社会很没意思的人,自己放弃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拥有的一切,自己独身一人去了荒野,没有人敢去的地方。后来自己被自己搞死了,但是后来最后片段是他自己写的日记,上面写了他认为的人生的真谛是“分享快乐”。先不说他说的对不对,这是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了,他所说的这种感觉我认为是人本来就是群体性动物,他所最后表达的感情或许是想说人类的大爱是真善美,就像降魔篇的儿歌三百首的意思。也有圣经天堂里的意思,也有佛学西天的意思。但是,我神经里很理性的认为这TMD是不可能的,就世界上有两个自己,一模一样的自己,自己TMD也会受不了。所以,人很怪,也很贱。对你好了,你腻歪,对你不好了,你狗舔着上。发工资少了抱怨,发工资多了自己还嫌少。这些人骨子里的东西已经深入基因。人除了嘴上说的能够完美的表达世界的完美之外,做事很难做出来的。前两天有个节目是“四大名助”里面有一期是讲一个科学家和他老婆日常不说话,男的什么都正常,就是内敛不爱说话,能不说就不说。心细如发,对老婆特别好,他老婆还是我们河南的,他老婆什么都知足就是他不说话,他很抱怨。这科学家就是那种超脱一样的人,万事不阅,千事不问,满心搞研究,爱老婆。我曾有想法也想像他这样的生活着。这种人还不少,而且只要有所长,必定是顶尖人才,比如现在最近发现的音乐家杨乐,最近才看的文章讲诉周星驰的,他也是那种内敛的人,只是私底下他情商很低,不容易结群。还有一起宣称自己私底下很内向没朋友的郭德纲等等。我认为这种人对于做事情非常认真,而社交能力和窝里生存的能力特别差。反而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了才能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呢?
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糊里糊涂的乱写了一通,真有耐着性子看完的也留个言,给个看法,让我也顿悟顿悟。谢谢
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