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江城——《江城》读后感
在看《江城》写到三峡水电站部分的时候,正好在旅途中,五个小时的动车,窗外飞快闪过的田地,村庄,高楼大厦让我很恍惚。现实中一切变化得那么快速,现代化,似乎离书里描写的年代相差了好几十年,然而只不过区区十几年而已,一切发展的太迅猛。
我自己出生成长于西部的一个小地方,作者谈到的棒棒军,方言,抄手,农民,村庄,这些我都很熟悉。虽然我没有去过涪陵,却对它产生了很多的想象。
作者书里有写到他在旅途中,遇见一位农民,周一到周五是村里的老师,周六日是农民。那时候民办教师很多,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很多老师都是,我曾经还去过一位老师家里帮忙插秧,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很佩服作者细致的观察,耐心的记录,对新事物的好奇以及很爱交朋友这件事。如果不是他总在城里走动,和人交流,我们大概就看不见这样的涪陵了。而那里的人,在作者笔下都是如此的淳朴善良。作者把涪陵称为他的中国故乡,他写出来的文字充满了感情,很是打动人。
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种记录,作者评判的很少,他如实的写下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困惑,却不妄自下结论,他努力去包容和尝试理解。他奋力学习中文,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交流。
作者笔下除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更有涪陵这座城市的变迁,那也客观的反应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变迁。我看的很过瘾也很沉迷,书中所写那个时间段我还少不更事,很多事情有所耳闻,却不甚了解。我经历过97年香港回归,但是关于这件事的所有记忆,只剩下我在老家的黑白电视里看了一个仪式,别无其他了。透过这些文字,我好像了解到一些从前迷糊的事情,拨开了一些雾气,但也不能看的更透彻了。那是历史,并不被人轻易所了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叹原来我们在老外眼里是这样的,原来老外是这样觉得这件事的,我好像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在他没有写出来之前,我好像一直忽视着这些。他看见的事情,其实我们都看见了,只是习惯了,并不会再多想什么了。习以为常又何以再度深思。而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还太新鲜。
在网上搜了作者的信息,其中有一篇采访写到:“2011年,当他觉得自己在中国的生活越来越自在的时候,也决然地抽身而出,前往埃及,在“最不舒服的环境中”,成为了埃及革命和战争的观察者。”很佩服作者的勇气。
李雪顺老师的翻译很棒,也为这本书增色不少。毕竟李老师就是涪陵人,更是作者书中之人,他是亲历者,见证者。无数描写长江,城市的优美文字,让人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重庆美食盛名在外,麻辣鲜香,生怕作者不习惯,结果书中几乎没有食物的描写,饮食似乎是作者遇见的所有问题里最不是问题的一件事,也是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