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少数人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31人  6b026bacaf6b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讲了一个故事: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对此,王小波点评道: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历史上的一些特殊时期,保持沉默是被迫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字狱,文字狱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尤以清代最为猖獗。乾隆年间,竟然发生了一百多起文字狱。

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导致当时的文人墨客们对文学创作噤若寒蝉,严重的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清代诗人龚自珍用“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这种文化现象。

与文字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他们对社会变革自由地发表见解,宣扬自己的学说。

你有没有发现,逼迫人保持沉默几乎都发生在大一统时期,改朝换代时则很少发生。

因此,部分中国人选择沉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是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已经进化为“基因”了。

我非常赞成老祖宗的一句至理名言:言多必失。

刚参加工作,一次跟同事聚会,其中有一个是回民,点菜的时候我失口说了一句“是不是猪肉?”结果引来的大家的群体攻击。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都是沉默的功劳。

有的人说话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聊天欲望,这种人我是相当讨厌的。

跟我一起上班的,有两个老师傅。尧师傅爱聊天,喜欢问这问那,叨叨个没完,经常给我提建议。这还不算,下次聊天还会追问:上次我给你提的建议你做了没,怎么样啊?

不光如此,他还喜欢给自己贴好人标签:不要嫌我唠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可笑,这就是李笑来所说的:操碎了别人的闲心。

另一位文师傅,话极少,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就是指出我的不足,或者交代要紧的事。

哪一个更受欢迎?结论不言自明。

世上的人可以分为4种 ,如下图。


四种人.jpg

第一种:沉默有能力。
第二种:唠叨有能力。
第三种:唠叨无能力。
第四种:沉默无能力。

毫无疑问,最令人讨厌的是第三种人。胸无点墨又爱唾沫四溅,招人恨。第四种人虽然没能力,但不那么招人讨厌。

前两种人的受欢迎程度,似乎第二种更火一点,因为他们的曝光率比第一种人要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芒格和巴菲特。巴菲特爱出风头,跟朋友聚会的时候聊天的主角总是他。芒格恰恰相反,为人低调有实力。

他们两人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立功、立德、立言的角度来分析:

立功不谈,因为两人都不是政治家。立德方面,芒格以富兰克林为榜样,律己甚严。立言方面,虽然芒格为人低调,但他为数不多的言论被人整理成了一本书——《穷查理宝典》,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因此,芒格更胜一筹。

成为一个低调有才华的人,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条辛苦的路,这是一条值得走的阳光正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