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至死不渝——读《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直人的寂寞近乎圆满。
这种孤独色彩源于童年被母亲的遗弃的经历,他开始不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这决定了他性格中的偏执和固执,却在更深的意识层面里埋下渴望:关于爱、关于幸福的寻求。
但是童年的悲剧让他彻底的否定了“生”:“要是我没有被生下来该多好”,潜台词却是那样我就不会被母亲遗弃。(所以在他的概念中对“未生” 和“去死”的概念区分的特别清楚。)出生也就意味着死亡,而当死亡意味着所有意义的终结,那么生存呈现给我们的也就必然是动荡,漂浮和不确定。这一必然的逻辑将生命的意义归于虚无。
而关于爱与的寻求终究无法从这冷酷的海市蜃楼中获得,甚至无法改变:“我,对命运脱下甲胄。说什么命运属于具有实力的人,说什么命运是自己开创的,我一点也不这么想。命运是人无法承担的,我们只能被命运玩弄而活着”。(古山高丽雄)
所以对于生命,他始终是冰冷的旁观,死寂的冷静。正如他喜欢的作家三岛由纪夫临终前所说:“截至目前为止我对我想做的每件事都感到无能为力”,“回想我所活过的其中二十五年,那空虚感至今仍令我讶异,我几乎可以说没有活过,不过是捏着鼻子穿越这一切。”
而唯一证明他用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也就只有欲望了。“在没有死亡危险的地方,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有的是发狂的探究性欲,有的是仅为满足暴力欲念而投入政治活动,因此产生了连艺术也无法带给他意义的焦躁感……”
围绕在他身边的三个女性,枝里子,朋美,大西夫人,他分别扮演着男朋友、父亲和情人的形象,朋美和大西夫人都很明白,也可以说能够看清他的寂寞,她们明白这种不确定,他随时会消失。
但支里子却不同,她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漂亮,善良、坚韧而执着。从生活意义上讲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她迫切的想将他带进“正常”的生活轨道:结婚、生子。
她的寂寞是源于生存,源于理解的渴望。但是她却不懂直人,不懂他由生而来直逼死亡的寂寞。
“我们所具有的寂寞并不是任何人造成的,是我们与生俱来就必得背负的,既然如此,不论借助谁的力量,这种寂寞绝对是无法疗愈的。”
“这种寂寞,对爱和性完全免疫,以至于让它们终至无效,不过是浮光掠影。 这种寂寞,会迫使一个人去找很多残破的替代品,试图填补尚未崩坏的局部内心,而爱上这个人,你注定无法得到爱的回报。”(于是)
“不懂寂寞的人,和太懂寂寞的人,相爱很难。或许,爱上花花公子的女人反而更幸运吧,一切若符合肉体逻辑,精神也能自我开脱。唯独,爱上寂寞到深处难以自拔的男人,女人才无计可施。”(于是)
这种与生俱来的寂寞是无法用远离或者忘却来逃脱的,这样获得的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不管你把这种虚幻的幸福累积到何种程度,终有一天要面临死亡的审判。而无论直人、直人的母亲,大西夫人,朋美或是枝里子都忽略了这种“永恒的劫难”,而仍旧带着“万物之灵”的优越感去渴望着追求着所谓的“幸福”,继而逼迫最应该深爱的对象来到残酷的死亡之渊。
或者这种从小说开始遍布始终的骨子里无法逃脱的寂寞太过阴暗而令人绝望,在背负“永劫肉身”思想里中引入了佛家的思想:释迦摩尼佛将这一切以“苦痛”承担,从此解脱。
就如同信佛的真知子理解:这世界一切都紧密相连,人类、草木、动物、空气全部都联系成一个像梦一样的东西,无论生前、活着、还是死后,无论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一样的,自己也是他人,他人也是自己,不管对谁,都觉得他很重要。
“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直人小弟,只是因为如此深信,于是亲切对待你。”
一如托尔斯泰说:“若能再其他生命的幸福中认可自己的生命,死亡的恐怖也会永远的从眼前消失。”
而直人的寂寞终究没有止步于此。正如有生存必然有死亡,有此在必然也就会有他在。“一定有着和这里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幸福必然与死亡密不可分,存在与死亡海面边界之处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事实上,无论是枝里子关于生命热情的自信,还是直人对于死亡的幸福的反省,都是同等的虚妄,同样需要否认并无视另一种灵魂的构成。是谓迷信。
而灵魂总在崩坏与未崩坏之间,在崩坏的边缘苟活,在试图重建自我的过程中。 崩坏或者不崩坏,他都不会寂寞。而未崩坏的部分,是伸向另一个世界的触角,也则是寂寞的源头。
在皇冠文化对白石一文的专访中,作者谈道:“我认为孤独是人的基本要素,也是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件事……因此才会想和其他人一起努力推翻这宿命,彼此还能互相安慰……寂寞的情绪驱使我主动向外寻求协助,也才可以和其它人发展出深刻的情谊。或许,可以说寂寞是一把钥匙,开启的那扇门将带我们通往冒险犯难的人生。 ”
然而,在小说里,这把钥匙把直人带离寂寞,又带进更深的寂寞。
对这个世界死心是多么沉重的寂寞。(古山高丽雄)
在生机勃勃的人世里不断被唤醒的死心是多么反复的寂寞。(枝里子)
而在生机勃勃的人世里不断被唤醒的死心却背负着关于死亡的幸福坚信又是多么悖论的寂寞。(直人)
"这是个极度欠缺令人想要活下去的魅力的世界。"或是对的,或是错的。或许我早就下意识的给自己催眠了。
因为迷信,所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