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园战略团💙五班六班想法

战争改变天气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凡的爱好

战争改变天气是一句西方谚语。这种现象说不出什么科学的道理,而是历史的经验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争能改变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气候状况,能改变正常的天气。反过来,战争带来的异常气候或天气又能极大的反作用于战争。

对比西方谚语,倒可以让我想起中国的两句话。一句是老子的“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一句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天时地利人和是制胜因素。天时排在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今天罗列一下战争改变天气的一些战例。

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的异常天气:二战中,40万英法联军被困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英国全力救援了八九天,成功撤走了近34万大军。而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天气原因也很重要。英吉利海峡的常态是风急浪高,大雾茫茫。而大撤退期间,敦刻尔克大雾弥漫,阴雨绵绵,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起飞(只有两天半参战了);英吉利海峡却风和日丽,风平浪静,一直处在最利航行的天气下。平时只能载十几人的小船竟然奇迹般的硬挤满几十人乃至百余人,仍旧安全的航行九十英里,抵达英国。

元朝大军远征日本,遭遇“神风”:忽必烈分别在1274 年和1281 年,先后两次发动了东征日本的战争。因为第一次东征发生在日本后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故日本史称“文永之役”,第二次东征发生在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故日本史称“弘安之役”。

第一次东征时,元军派出了将近1000艘战船和39700名士兵(蒙汉朝鲜)出征,虽然战争初期元军取得了胜利,登陆日本领土,但是由于远距离作战和不熟海情等原因,元军最终败退,第一次东征宣告失败。

被弱国日本击败,恼羞成怒的忽必烈决定发动第二次东征,在弘安之役中,元军共出动3500多艘战船,共14多万士兵,兵分三路进攻日本。但是面对日本方面的顽强抵抗,元军最终还是战败,被迫撤退回国。

元朝两次征伐日本,庞大的舰队、精良的武器原本可以势如破竹,但天佑日本,两场飓风都恰到好处来袭。结果,元军败给了莫测的天威,惨败而回。第一次远征,元军遭遇台风,船只被倾覆二百余艘,落水淹死者不可胜数,损失过半,最后只剩13500人回国;第二次远征更因台风全军覆没,十万大军有二三万人被俘虏。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当年朝鲜的冬天提前一个月降临,温度达到了从所未有的零下三十度的极冷天气。冬季的提前来临,气寒的极端天气,给交战双方都制造了困难。不过,整体而言,很难简单去说我志愿军是获利多还是受害多。不利的因素是因天气影响和准备不足,导致这次战役战斗损失没有非战斗损失大,冻死冻死的减员太多,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百倍的加重了我军将士的痛苦。客观上获利的是美军装备不适应这样的极端低温,性能大打折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