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文艺梦园

赶会

2019-06-01  本文已影响358人  雨如花飞
赶会

我正准备午休,我妈跟我说,今天西四义村赶会,她想趁着中午人少,去看一看,买一挂夏帘。而且门口的一位大婶也想去,她说她们去了买上就回来,不会耽搁太久的。

这大中午的,外面三十多度的太阳,什么时候不能去,非拣这样一个好时候!我心里是极不情愿的,我最怕中午开车,因为一到中午我就容易犯困。虽然嘴上嘀咕着,却也没有直接拒绝。

这时,一旁的云跟我妈说,他是您儿子,您直接命令他就行了,还跟他商量什么。说完瞪了我两眼。

看我妈很想去的样子,又考虑到这么多年我也没拉她去过哪,最终还是答应了。我妈很高兴,急忙量了量几个门的尺寸,又匆匆去叫那个邻居大婶。侄儿听说我们要去赶会,他自然又要做一个跟屁虫。

车子里如蒸笼一般,虽打开四扇车窗,感受到的仍旧是层层热浪。我艰难地调好车头,我妈他们上了车,我随即又把空调打开,就这样出发了。

没多久就走到修路地段。这里灰尘四散,路又坑坑洼洼,我赶紧把车窗关上,空调开到最大,车速降下来,摇摇晃晃五六分钟才走完了一千多米的施工路段。一点半左右才到了西四义村。

远远地就看到村外东西两个大门洞口停着许多车辆,东边那个更热闹,许多小摊子鲜艳的塑料棚顶在偶尔的微风中上下晃动。我们就在这个门楼前停好了车。

我妈让我们在这里等,她们俩去买上竹帘就过来了,说着下了车。我没有马上熄火,天太热,空调不能停。我坐在驾驶座上,透过挡风玻璃看到我妈她们缓缓地融进了来来往往的人堆里,很快就看不见了。

我和侄儿在车上隔一会儿说两句话,除此以外便无事可干。大约十分钟后,我建议到集会上看看,侄儿也说顺便看看奶奶怎么还没有回来。商议停当,双双下了车,我把车上了锁,然后带着侄儿也投入我妈她们刚才汇入的人流里去了。

走到门楼跟前,看见我妈和邻居大婶正在买竹帘的摊子前挑拣,似乎并没有买了就走的意思。也许是那儿的竹帘质量不好,也许是尺寸不合,也许是还想多挑几家,她们二位正要离开。看见我们过去了,我妈说想进村里看看,让我等一等,或者也逛一逛。都到这个地步了,我不答应也不行,我不耐烦也不行,干脆让她们放心逛去吧。我带着侄儿也开始注意起四处的小商品来。

我一眼便看到一个卖米棒(卷)的摊铺,现做的米棒(卷)一袋一袋码放在摊位上,有白、黄、紫三种颜色,很是诱人,身体不由自主就靠过去了。

“多少钱一袋啊?”

“五块。”

本来我买东西是不屑于讲价的,更何况是这种小东碎西。但想到集市这种特殊的场合,不自觉地就冒出一句:“一袋这么点儿,太贵了吧?”

“这是大米炸的,你看!”一边说着,女老板一边就地抓起一把东西让我看。

我根本没心思看的,想着,她若降价我就买一袋,若不降价,也无所谓,我还照买,但我还是习惯性重复了一遍:“便宜点吧!”

果然,女老板话变了:“要不九块钱给你两袋吧。”

“成交!”我似乎有点迫不及待。随即从货架上抽出两袋米棒送到侄儿手里,又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递给女老板。老板找给我一块钱,我接过钱,拉着侄儿往村中更热闹的地方走去。

果然是很热闹,卖东西的,买东西的,在集市上来来去去走着的,似乎把头顶的太阳和弥漫在空中的高温忽略了。

走到一处,我们又碰上了我妈她们。那是一个卖端午节五彩绳儿的小贩,我妈她们正在跟人家说话。再一细看,原来那个卖五彩绳儿的居然是我们村的,是我妈她们的同龄人啊,我急忙打了一个招呼。

再往前走,竟然又遇到熟人了,这回是我们的亲戚,我小舅妈、我表哥表嫂和表妹,他们正在吃凉粉。打了招呼,寒暄几句,我们又分道扬镳。

我问侄儿想要点啥,他说他什么也不想要。转过一个弯,是一条更长的街。既然没什么想要的,我就跟侄儿说,沿着这条街咱们走到尽头就是村口,然后咱们就回车上去等奶奶她们吧。侄儿同意了。

我们又遇见一个卖小鸭子的老人。他坐在一个卖衣服的大摊铺旁边,两筐小鸭子,一筐暴露在太阳里,盖着盖子;一筐在衣服摊位的阴影里,几十只小鸭子挨挨挤挤,唧唧的叫着,可爱极了。我蹲下来看了一会儿,老人劝我买两只,我委婉地拒绝了。我知道我养不活它们,虽然觉得可爱,也只能欣赏一下,拍了张照片就继续往前走去。

可爱的小鸭子

快走到街道尽头,也就是村子最西头那个门洞那儿了,我给侄儿买了一瓶冰镇柠檬水,便匆匆回车上了。

在车上,我们一直等了一个小时多才把我妈她俩等过来。两个妇女头上各戴了一顶遮阳帽,胳膊下夹着一挂竹帘,手里还提了一包东西。我在心里感叹:女人们真能逛!

蝎子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