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坛笔耕匠读书,学习

习惯于失去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去连队小院居住一周回来后我发现,窗台上的那盆玉树死掉了。今年天旱、高温来得早,我不在的时候,只有卫生间的窗户开着,室内通风不好,不耐高温高湿的花草忍不下去了,夏季还没有过去,已经失去了几盆花,这是第三盆。我一面为反常的气候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去时要平静得多。

莫非是习惯了?也许是!

这些年,我的生活中接连惨遭到惨重的损失,相比之下,死去几盆花真是不足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呱呱坠地,我们首先有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处得到衣服、食物、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上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和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我们对人生尚欠觉悟。

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和先生刚调到基层工作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搬家,暂时住在一间集体宿舍里,两张单人床,简单的生活用品,在食堂解决一日三餐,仅有的煤气灶在周末解决吃饭问题。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先生:“就这样的条件开始,我们能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可以吧,不过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先生十分肯定的语气,给了我信心。

也就是这份信念让我做了决定:除了基本生活用品,比如被褥之类的,其余的东西就重新添置,把城里的房子租出去,坚决不卖房子,重新搭建新的家园。

赶上房改,连队集体建了新房子,我们爽快地认购一套,分期付款,第六个年头我们终于还清了房款,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另一个家——那份得到的信念支撑我们走下去的!

由此我感慨道:我们在社会上尽可能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包括失去的滋味。

由死掉的花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想一下,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到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做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是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可见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做的一种力所能及的的争取吧!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