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丸与大唐相国
2019-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医范儿青年厚朴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者,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耳前鬓发。方名取青娥,表明该方有“乌鬓发、益颜色”之功效。
青娥丸之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唐元和七年,郑因年五旬时,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郑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多湿,任职不久即引发多种疾病,身体阳气也渐衰竭。经服补剂无数,但都无济于事。
这时,一位来自诃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前来探望,并向郑献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药,嘱病者服之。
郑初时未敢服,摩诃三登郑府,经再三苦劝,始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郑觉得有些应验,病情开始减轻,继续服用后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竟痊愈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三年后,郑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对腰痛等有良效,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
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对此后人有诗赞曰:“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
青娥丸中之主药为补骨脂和胡桃肉。此方制法和服法是:将补骨脂洗净研为细末,胡桃肉去内皮捣如泥,用蜜和糖和匀,贮于瓷器中。每日晨,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后以饭压,或以开水调服亦可。后来的青娥丸中又加入杜仲炭或蒜,制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