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 泉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垫山石

作者:董元恒


    我们村以前叫涌泉村,是因位于村中心的一眼水泉而得名。自第一代先祖落户至此到我们这第十一代人,都是喝这眼泉里的水长大的。村里的人对这眼泉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泉水清澈见底,当人们饮水不过时就自流出来,四季保持着固定的水位。

    据村上老辈们的代代流传,我们的先祖从外地迁移途经此地时,天色已晚,就露宿于此,晚间梦见有一位身着铠甲、体型威武、浓眉大眼的人在掘什么。先祖便上前询问:将军在掘什么?将军答道:我在引水。正说话间,忽有水涛涌动的声音,不一会儿就有几柱清水冒了出来。先祖次日醒后才知是一梦,便用自带的简单的防身用具在原地挖了一个小坑,果然没一会就有清水渗出。于是先祖认为这是一块福地,决定就在此地居住,并用石块将水坑箍为水泉。大约经过二三代村内人逐年增多,泉水开始不够饮用,先祖便动员全村人再掘水泉,由一眼变为两眼。在将水泉深挖时,有大石块挡住水眼,先祖们拼尽全力将坑底突兀出现的两块大石头搬移到地面,几股水柱就喷出了地表,两眼泉水交汇成一股小溪,淌过了村前,之后便长流不断,故有涌泉之称。先辈们还把掘出的两块大石头凿成了两个大石槽,用于牲畜饮水。不知是石槽有味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牲畜饮过水后喜欢在石槽边上磨嘴巴,或用舌头舔石槽边,长年累月石槽边出现了数个大小不等的弯弧,直至不能盛水废弃丢掉了。

    七十年代以前,每当天特别大旱时,村里的长辈就将两眼泉的水舀出来,将泉底的沉淀物挖出,泉眼拨开,再把泉上面的木棚修葺一新,村里人说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祈求龙王降雨的古老方式。是哪一代先祖最早用淘泉的方式祈雨的,村里的人都说不清楚,但每次淘泉事过三天必有一次降雨过程,这是否是巧合,也没有人认真考究过。说起祈雨,使我想起以前的一次巧遇,那时我在县农牧局工作,有次县政府抽调人员到各乡镇督促抗旱生产,我带一组赴关山片区路过朝那湫时,远远地看见一位老人绕着朝那湫水畔周围转悠,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们上前问老人:老人家你在干什么?老人回道:我在求老天爷下雨,天不下雨干旱的很。我们便顺着老人的话道:那我们一起求雨吧。老人说:好,好。说着就带我们在前湫和后湫走了一趟,边走还边说道:湫中央的水冒泡天就会下雨。然后又邀请我们坐上停放在湫边的一艘铁船,到湫中央看冒水泡着没有。我们一行六人坐上铁船,各自用手作浆将船划到了湫中央。当大家仔细地看水中是否有水泡冒出,一位同事突然大喊:有水泡,有水泡。老人便说:今天会下雨,我们求到雨水了。大家笑了笑说:借您老吉言。此刻站在朝那湫的位置向天望去,天空无风少云,并无丝毫下雨的迹象。我们便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下了山,当车行至南坪乡寺门村路段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并带有小粒冰雹,进了县城后,路面、边沟里全是涌动的雨水。雨后我也打听了其他督查组到乡镇看到的降雨情况,确认这天县上大部分区域迎来了一场雨,极大地缓解了旱情。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们村里人的增加,住户不断以涌泉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在泉上取水的人络绎不断,涌泉水仍然不间断的供应着全村人的生活用水。但同时有些人取水时不注意卫生,不是桶边很脏就是杂物或垃圾粘带在桶子上,在取水时直接用桶子舀水,使泉水浑浊不堪,杂草漂浮在水面上不能饮用。正当村里的长辈们准备淘泉时,恰逢下了场暴雨,泥水将各种杂物冲进了右边的泉水里,直接堵塞了泉眼。长辈们在清理过泥水后,思虑一番,决定将两眼泉合为一眼,于是将右边这眼泉的水从地表下引到左边的水泉里,然后将地面做了平整,再将左边泉口的四周用水泥砂浆浇筑,上覆几十公分厚的水泥板,并在朝北方向开了几个取水孔。自此,人们开始用木勺或铁马勺舀水,保证了泉水的干净卫生,从此以后再没有淘过泉。

    后来,有老辈人建议在涌泉上修座水龙王庙,传说一代先祖梦见的将军是水龙王爷,不然,祖先们怎么会那么敬仰龙王爷,还每逢天大旱淘泉祈雨。于是村里的人自愿捐款在涌泉上建起了一座水龙王庙,并塑了龙王像。之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天,杨铺村的人会到我村迎出龙王像至庙会场地,十里八乡的社火和村民会持续上香达七日之久,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龙王爷庙建成后不久,还发生过一件趣事,父亲说有天他带着两个孙儿在街道的路坎上与村里的人聊天,突然心里非常着急、心神不安,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便不由自主带着两个孙儿向水龙王庙走去,不料刚进龙王庙门,就看见龙王像前的香案上有明火在燃,父亲便迅速灭掉了香案上的火,避免了火势的蔓延。父亲说,当他把香案上的火灭掉后,瞬间心里就轻松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随后便带着孙儿离开了龙王庙。

    围绕我们村,从东到西涉及数个自然村,他们都是在山根下的沟内取水吃,唯独我们村在山根底下宽阔的平川里有泉水。我们村的主山位于川区数村分布密集住宅区的正中心位置,山顶长有两棵大柳树,是我们村的标志,不知是哪一代先祖栽种,现长势极旺,树干粗壮的有几人合抱。大柳树下,是栽满了柏树和苹果树的层层梯田、规划开建的高速路、车辆行人如织的省道。村里整齐排列的红瓦砖房、整洁的村内道路、蓝白相间的太阳能路灯及一座贯通了整个北部川区、山区承载达二十吨的过河大桥,这些景致与河畔树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让人心旷神怡,述说着我们村的今天和明天。

    如今,全村人早就吃上了自来水,水龙头一开,清凉的水哗哗喷出,方便极了。但涌泉的泉水还是那么清澈,泉墙虽然加高水不再向外流了,水源却一如既往的稳定,保持着高水位,当村里自来水停水时,全村人还是饮用着涌泉水。

    涌泉村很早以前随姓氏变更为董湾村,但水泉名仍称涌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