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都是女神经
唐宋两代,是中华历史翩跹多姿,绚丽壮阔的时期。文学上,唐诗宋词磅礴著万千气象,影响到几千年后的当下。
血液中充满文艺癌细胞的骚年们,不会满足对张爱玲苏青的喜爱,进而溯源到唐宋文学范中的女神们。然而,大家幻想中的空谷佳人,又真的会像庄子中描述的”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答案自然是”未必“!
那些被女神们,其实大多是女神经 - 不是神经质,就是神经病。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唐代女诗人李冶的这首‘八至’放到大力小李大杜小杜的作品傍边,也是不遑多让。
李冶的社会地位,和她的文学地位一样高。《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活脱脱一副现代女神的写照。她六岁时就写下”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佳句,结果因为‘架却’谐音‘嫁却’,被她父亲送入道观。唐代的道观,其实就是一个社交场合,而李冶很快凭借才情美貌,让文人名士趋之若鹜。那时候她的死党包括陆羽,刘长卿和皎然等,俨然混迹于顶层社交圈了。刘长卿称她女中诗豪“。而李冶偶病,陆羽急忙前往探望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护理得细心周到。我们现在所说的泛称”风情女子", 在唐代可是李冶的专属名词。我甚至怀疑这四个字的起源就在她身上。在那些诗人文士兼老司机的男子口中得到这样的称谓,可见李冶有多美。开元盛世,李冶才情甚至惊动了唐玄宗,在四十岁的时候进宫面君。玄宗后来称她“俊妪”。
然而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开始不服从中央,纷纷叛上作乱。幽州节度使朱泚也自立称帝。已经晚年的李冶偏偏活络起了心思,和朱泚频频往来书信,一如身手知遇。直到朱泚叛乱被评定,唐德宗对李冶的处理就是”扑杀之“。
对于她去向的另一个说法:安史之乱的爆发,李冶根本就没有见到唐玄宗。战乱中的她不知所踪。或许,人们更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