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诗酒趁年华遨游

《维摩诘经》说了什么?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364人  陈观南
                                       

1

唐代诗人王维,是在家的佛教徒,名维,字摩诘。“维摩诘”三个字大有来头,他其实是一位早期佛教中的菩萨,也是在家的大居士。

在佛弟子中,我们常提到阿难、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然而论见识,他们又常受维摩诘的指点。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也在佛陀面前这样夸赞他:

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服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这种评价,简直是第二个佛陀。那么,维摩诘菩萨真有这么高的修为吗?

真有。

2

维摩诘在梵语中,就是“净名”、“无垢称”的意思。相传,他的前身便是一位佛,号金粟如来。化为居士,以辅佛陀,度化众生。


佛典中,留下了一部关于他的经书,叫做《维摩诘经》,又译为《不可思议解脱经》《佛说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等。

我们知道,佛法三藏,分为。然而,只有佛传法所说,才能被称为经。律,就是规矩。而论,则是对经和律中的思想、规则作阐述和分析。

古代玄奘大师、真谛大师、鸠摩罗什大师、达摩大师、惠远大师所著,均不能称为经,因为他们都是解析阐述,称之为论。而他们传法的言语文字,只能叫做“”,比如《赵州录》《碧岩录》《传灯录》,没有听过谁的称为经。当然,中国有且只有一位所说称经,即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

如此说来,维摩诘菩萨的话是有资格录入经卷的,修为高深。

3

在《维摩诘经》中,共分为十四品,依次深入展开。当时,维摩诘菩萨生病了,佛陀派人去看望他。然而,问了一大圈弟子,谁都不敢去。

当初,这些弟子为人说法,只顾及到方便,却不能引导大众,领会大乘法要。维摩诘就频频主动指导他们,让他们耳目一新。最后,只好让以智慧称著的文殊菩萨担当此任,前往维摩诘处问疾。

菩萨也会生病吗?

维摩诘并没有,只是感叹世人生在水火之中,无时无刻不受根器、外境、心识影响,如在病中。菩萨心有慈悲,每每念及世人烦恼,如自己在烦恼,因此称病。

随后,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菩萨的一场佛法辩论与开示便开始了。在《维摩诘经》中,讲到了“净土”在哪里,什么是“不二法门”,学佛是不是讲四大皆空?学佛出家和在家有没有什么不同?学佛是为了出世还是入世——佛学是不是出世的?

王维写过一首《过香积寺》,中国许多地方的寺庙也叫香积寺,“香积”之名,正出于《维摩诘经》。

在经中,维摩诘讲到三千大千世界中,有一个世界叫众香世界,那个世界里,无处不香,佛法也不靠语言文字传播,而是依靠香气。那个世界里的佛,就叫香积佛。

维摩诘幻化出一位菩萨,去那里乞食,讲到娑婆世界有位维摩诘菩萨善说法要,那些佛菩萨也都来听维摩诘的开示。

那么,这本佛经说了什么?

4

首先是净土。净土在哪里?

在西方宗教里,“天堂”是净土的另一种表现。它允诺人们忏悔尽善,死后可到达净土。

佛教世界里,佛陀把因果观参入,也有轮回一说,讲来世,讲果报的承袭。

佛教没有把“净土”寄托在来世和死亡之后,尽管高僧大德的去世,称之为“涅槃”。考诸梵语,是说一个人生命回归到清净长乐的状态,直接一点就是讲参悟之后的觉醒。因此,“涅槃”未必是死亡,而是觉悟——佛陀于菩提树下思考那么久,最后想通了宇宙人间是怎么回事,这也是思想涅槃的过程,而不是他去世了。

                                       

你看,这种涅槃后取得的清净心态,和净土之中佛、菩萨等教众的心境、观念,有什么差异吗?并没有。所以,保持这种心态如金刚般坚固,不堕恶趣,净土就在身边。

佛陀告诉宝积: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所谓净土,不是现代意义上干净的土地,而是看到这人间事和物不实有、变化不停、没有自性后的空观,看到一切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无定性,无定名,本来寂净,像是一张白纸,是人的受、想、行、识创造出了这些东西。

5

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取蕴。这些烦恼,又叫做“”。如果把烦恼一一细数,佛教列举了八万四千种,这些烦恼都是心病。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如此多的烦恼病?病根在哪里?

《维摩诘经》回答了两个字:

攀缘

“攀”是一种疲累的强求状态,欲求依附的状态,而缘是捉摸不定的,它偶然出现,偶然消失。譬如按图索骥,以一个固定的特征去寻找自己认为固定样本的马,最后却找到了癞蛤蟆。

人们故意让自己靠近、固执那个方向,最后可能是差强人意的。这种现象,这种过程,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有为法”。本来像梦幻、泡影、露电,始终有偶然性,怎么会心想事成,得到绝对的结果?

断除了“攀缘”意识,从因缘无常的根本出发,才有一个较为适用的法则,而佛教也是“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因此,舍离自己和外界的成见,才能慢慢降服自己的心。

在大乘看来,仅仅调伏自己的心是不够的,还要让大众一起到彼岸的智慧世界、欢喜世界、清净世界——净土中去。而且,就其认识论来讲,认为这个世界原本是——空的,也不正确。

“说空”,只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学佛的方便门路,建设基本轮廓,这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还有一个范畴,是属于“胜义谛”的,对这两种观念认识阐述内容比较详细的,是在《金刚经》里。在这个认识里,甚至连佛法、空、色、明、无明等概念也不存在,都是它们因为本质上也均属“无自性”,介乎有无之间。你刚刚捧起一团水,转眼就流没了。你说,是有水,还是没有水?

6

如果我们不懂得调伏自己的心,那就是“愚人行”;如果我们只懂得调伏自己的心,那也只是“声闻行”,也就是小乘佛教的行为。

大乘的菩萨行、佛行,一要让大众一起调伏,二要和这些烦恼做朋友,而不是以偏见永别这些烦恼。

                                       

《维摩诘经》说:

一切烦恼,都是如来的种子。就像不下大海,不能得到无价的珠宝,如果不深入烦恼的大海,则不能得到一切叫做智慧的宝物。圣洁的莲花,是生长在卑下污浊的淤泥之中。

《心经》的第一句话,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开头三个字,说的就是大乘境界的来源:观照世界,倾听世界,闻说世界

十方三世诸佛,只有佛陀是住在“娑婆世界”里的,这个世界不圆满,充满遗憾,非其他世界可比。佛陀的智慧之源,全来自人间。

所以,维摩诘菩萨也告诫学佛求法的人,要“不著法求,不著佛求,不著众求”,佛说得更直白——“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不然,还是起执,执于法。这是什么?书呆子。

7

既不能偏于一面,又不能否定另一面,把人间种种语言、概念、人、事、物衍生出的差别观念消除,一而视之,通融无碍,这个就叫做不二法门

虽然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在这如此多的烦恼中,还蕴藏着八万四千种智慧的契机。

《维摩诘经》中,诸位菩萨开始就“不二法门”是什么,一句句展开了讨论。有31位菩萨(不含维摩诘),从不同的方面,阐释了对“不二法门”的认识,其中就有以智慧闻名的文殊师利。

                                       

凡一个物体,总有两面,我们平时选择也是有利的。日夜熏习这种有利的认识,自然会对不利的那一面做出抛弃。只是,利或者不利,都不能代表这个物体。只有把它全盘托出,公平对待,它才是它。从胜义谛上看,它仍然是“变”的,不是“恒”的,但它没有“自性”这一点,却真实不虚。

众生起点是一致的,所经历的事物的根本性质也一致,这就叫“众生平等”,而人为的选择、安排、诠释,才造作出不平衡。我们把文明和愚昧隔绝开来,把丑恶和美好隔绝开来。然而,愚昧粗糙的原始社会,种下了文明的种子。医学的起点是巫术,文史的起点在祭司,没有这些来源,我们可能没有药物,也没有文章。如今的我们择优采取措施,又让什么新创造流产了?

德顶菩萨、弗沙菩萨、师子意菩萨、福田菩萨、月上菩萨,讲的内容距离我们比较近,比如肮脏干净、善不善、罪福、有烦恼没烦恼、明暗。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什么,其自性都是“空”的,毫无一物,也没有尘埃。若认识到相互流转于无穷的因缘变化,是这些东西和合而成,则是入“不二法门”。

8

对佛法执着,一直念叨空空空,仍然是一种不彻底的认识。

《金刚经》里,佛陀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也就是说,一个觉醒状态的人,用佛法渡过河的人,应该把所学的佛法也忘掉。因为,这个觉醒状态的人,也本属空性。既然是空,他所说的东西,也本属空性,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佛性本空”。

那么,佛性既然是空的,语言上还解释这种终极实在,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吗?说出来了,让人方便,也让人执着。

所以,31位菩萨中的最后一位文殊菩萨,这样告诉我们:“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当文殊菩萨向维摩诘菩萨询问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顿然赞叹:“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这一幕像佛陀拈花微笑的开示,唯有摩诃迦叶心证了其中妙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遂成为禅宗第一代祖师。《维摩诘经》关于“不二法门”的开示,也对中国佛教各宗派影响极大。

禅宗里有许多公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大意”,是经典题目。实际上,不管那些禅师或打或骂,或驴唇不对马嘴,都是在破法执。

9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以“不二法门”的方法论来看佛教,它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在《维摩诘经·佛国品》里,就提到了“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也就是说:破是为了立,出是为了入,离是为了合,最后的归点,仍然不离世间。

《不二法门品》里,那罗延菩萨说: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出离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场典礼,更不是象牙塔里做学问,而是从心里认识世间本性为空,以佛法布施众生得到解脱,既入世又出世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正是《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说的“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出家比在家更合格吗?不一定。比如维摩诘菩萨,他本就是在家居士,大街、朝廷、讲堂、学校、妓院、酒楼,处处都是他引导大众学习佛法的地方,以至于生病的时候,王国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王子、各种官员,都来看望他。而且,僧人是没有多少财物的,他就没办法进行财布施。相比之下,在家居士就有这种布施的能力。

原始佛教中,就有许多在家信众,而佛陀也很看重在家居士所做的功德,著名的祇树给孤独园,可不就是在家信众祇陀太子和须达多长者共同创建的么?他对维摩诘菩萨的赞美,也没有关注他是出家还是在俗。这,才验证了“众生皆佛”真实不虚。

出离世间,反而距离烦恼根远了。《悲华经》里,讲到了诸佛曾经的发愿,他们都往清净等喜乐世界去了,而释迦如来却来到娑婆世界,要解救无数众生,他所获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数无边。

一切苦恼里,都有佛种。大乘佛教不是脱离苦海,而是深入去捞落水的人。不知道水位,不了解水性,怎么能擅自下水呢?所以,佛教不是寺庙的佛教,也不是佛学院的佛教,而是“人间佛教”。来于人间,去于人间。

                                       

《坛经》里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出离心,最终并不出离。就像维摩诘,以人间为道场,处处是转法轮的好处所,这就叫“在欲行禅,在染不染,无住生心”。

佛陀讲完这经的殊胜功德,就让阿难受持,并让他广泛地传播这本不可思议的佛要。“不可思议”这个成语,今天是表示惊讶、感到难以评价的意思,它源出便在《维摩诘经》,而不可思议,实际上是不可思不可议。语言文字,也不能阐述完整它的幽微奥妙。

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是经,名《维摩诘所说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