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评事(一) ——浅谈《中国诗词大会》在诗词文化传播形式上的利
180333
酌酒品新醅,浅话论今古。
在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一部央视主导的全民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们的眼球,这无疑是一场中国诗词文化的饕餮盛宴。
在这里,我就给各位看官老爷谈一谈我个人对诗词大会的一些拙见罢。
诗词大会通过选手答题和专家讲解两种形式相结合来传播与诗词相关的文化知识。而作为一个热爱诗词的人,每当我看到电视上的选手们竭力答题的模样,都好像自己身临现场一般调动自己脑海里的所有知识去回答问题,在得知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之后,又会欢呼雀跃好一阵子。相信我的这种体验,在诗词大会的观众之间是极为普遍的吧。
故此,我认为诗词大会这种以竞赛形式来宣传中国诗词文化的做法虽然在文化含量上有所欠缺但还是极富创新性的。假如,诗词大会只是几个专家教授围桌而坐,谈论赏析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词的话,无疑会让观众的兴趣大打折扣。当然,我也不否认这样的节目的文化性,因为这种节目的文化含量无疑是比如今的诗词大会要高,可是这种单调的名家交流、讲座并不能向观众提供互动参与的机会,不能给予观众挑剔的心起伏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不能达到诗词大会这一以全民文化宣传为目标的节目之手段了。
诗词大会主要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篇目为比赛内容,诚然,很大程度上诗词大会的文化含量短板就是在它涉及的诗词量过于狭窄上体现出来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诗词量在全民范围的文化普及过程中算是一个较为适当的数据了。毕竟,真正愿意背诵诗词的人不在多数,民众们对诗词的热情还没有高涨到全民背诗运动的程度,如果贸然将诗词量提升可能会造成收看率的降低,落入我上面谈到的专家交流一类如同“神仙打架”一般枯燥的节目的死局里面,得不到原来预期的传播效果了。所以,我们只能期待民众的诗词热情能够在这类节目的影响下有所提升并保持一定的稳定趋势,进而节目可以适当提升比赛内容的诗词量,让观众学到更多的诗词文化知识。
当然,诗词大会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中国诗词大会》以比赛形式宣传中国诗词文化的做法其实是不大可取的(当然,至少比文化性高收视率低的节目好一点)。虽然我说过作为一部全民文化的节目,它在赚足人们眼球的同时也传播了一定的诗词文化。但是,我认为这不够,也不能谈得上是宣扬中国诗词文化,这最多只能算是传播“知识”,而非“文化”。因为这档节目缺少了一定的精神内涵(虽然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组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努力,例如第四季最后一期那个小胖子的歌声),缺少了诗歌最为珍贵的灵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部分参赛者机械般地背诵诗句,回答问题;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于诗词只限于一种背诵的地步(又或许仅仅是明白了诗词的内容)。从他们口中诵咏出来的千古绝句失去了它原来灵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失去了它的孤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失去了它的清幽;“仰天大笑出门去”失了自由,“春风得意马蹄疾”失了潇洒。甚至乎,出现了一个小孩子因接不下飞花令(一个比赛项目)而紧张得满脸通红泣泪离场的事情。这样的节目形式难道不会显得过于功利了吗?一季又一季下来,诗词大会的现场装饰愈来愈华丽,但其中的韵味却是愈来愈淡漠了。
这不正是如今社会之上的普遍现象吗?人们愈来愈华丽的外表、愈来愈富足的物质生活之下的不过是每况愈下的枯燥灵魂。倘若《中国诗词大会》这个全民诗词文化传播的在影视行业上的领头羊尚且将中国的诗词文化安置在媚俗的角落中,那它最多只能算是将国人心底对传统文化的共鸣消费殆尽的流量工具罢了。
倘若我们对诗词没有足够的热爱,对其中的韵味和灵魂没有足够的体会,那么,请好好地去品味诗词的内在吧,而非局限在文字句法的华丽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粉饰又或是绝妙的句法,将诗句垫在脚下作自己追逐名利的台阶的话,谁人还能真正地触及曾几何时的泰山脚下,那个素衣少年凌云绝顶的壮志,又或是那孤守茅屋的老人身处狂风暴雨之下依旧意庇天下寒士的夙愿呢?
至此,酒有清浊,事无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