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歌儿
世界上有多少首歌曲,想来是数不清的。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听完所有的歌,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的精力有限,这侧面影响着人只会对自己喜欢的歌单曲循环。而那些走进我们生命里的歌,音符里必然夹藏了旅途的碎片。
我爱上的第一首歌是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无关情爱,只是在那个DVD还是稀罕物的时代,家里刚好买了一台,第一张碟片放进去,十几个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这个小玩意儿带来的惊喜。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婉转的旋律,柔美的嗓音,多么温暖,多么动人,邓丽君唱进了我的心里去。对于当时只接触过儿歌和教堂里的颂歌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到底是什么天籁之音啊!曲终仍余音绕耳,单曲循环了几遍,我默默背下了歌词。
在笔记簿上抄写歌词占据了我整个中二期,这不能怪我,要怪就怪张学友,怪周杰伦,怪那些百花齐放的歌手们,为什么他们都要集中在同一时期盛放?害我反复倒放磁带,抄写歌词的手都酸了。
第一次接触粤语歌是在大一,学校的活动室有一架钢琴,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姑娘坐在那里,反复演奏一段音乐前奏。我在舞台后面好奇地问老师他们在排练的是什么歌,“保密。”老师淡淡一笑,加深了我的好奇心,他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又补充“到了迎新晚会的现场,你就知道了。来吧!考虑一下,表演个邓丽君的歌曲串烧。”他套上吉他背带,开始调音。
“我能行吗?”我不太自信。
“能行。”他无比肯定的语气,“来试一下,我给你伴奏。”他露出准备好了的表情。
我唱的是《恰似你的温柔》,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听着特别像“掐死你的温柔”,但是整首歌很有意境。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
我对音律一窍不通,老师总是调整来配合我的节奏,怪不好意思的。老师把吉他给我套上,教我练习扫弦后,就去舞台和乐队练习了。我看着吉他发愣,这样扫来扫去,就能奏出那样优美的歌,真是神奇!
果然直到迎新晚会当天,老师都对演唱曲目密而不宣,还提醒我别打听,别对比,等着享受一场视听体验,这波操作直接把我的期待值拉到最高。那个优雅而美丽的姑娘弹完前奏,灯光给到舞台,架子鼓、贝斯、吉他,一整个乐队站在台上,老师作为主唱在舞台中间,他唱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
彼时的我还听不懂粤语,不知道歌词讲了什么,但粤语的特殊发音,让这首歌的韵味更为悠长,有一种踏过世间沧桑的豪迈感。第二遍,老师改为汉语演唱时,便少了粤语那份韵味。事实证明,老师让我不提前打听是对的。如果我看过beyond的MV,听过粤语歌,大概不会如此震撼。
感谢老师知道我没听过粤语歌后,作此安排,惊艳了我整个大学,乃至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仍觉得珍贵。后来,我喜欢上了更多的粤语歌,那些歌曲陪我度过了许多个难挨的夜晚,在我失意时,让我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最后,把我喜爱的邓丽君那首粤语歌《漫步人生路》的歌词分享在这里,与君共勉。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毋庸计较,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愿将欢笑声,盖掩苦痛那一面,悲也好喜也好,每天找到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