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以待,是沟通的最好方式
说话是一门艺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把沟通的话说好了,能做到事半功倍。相反,就需要事倍功半。
儿子最近需要去医院检查,做中医方面的针灸和推拿。之前的几个女医生看起来也非常温柔,但是在儿子这里他却不买账,儿子看医生,非常拒绝,哇哇大哭,我们大人和医生手足无措,哄了半天好话说尽,都是在做无用功,到最后也没办成事儿。
今天我们有缘看到了中医儿科的主任,看起来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姐。她看到儿子后,并不没有像以前的年轻女医生一样,一见病人就开始检查:张嘴查舌苔,伸出手腕号脉!
相反,这个儿科主任的做法是,见到儿子后,先摸着他的小手,温和地问他叫什么名字呀?几岁了?在哪里上幼儿园呀?就在儿子天真地慢慢回答时,这个儿科主任已经摸着儿子的手腕号脉完毕了。她继续跟儿子聊天,“今天早晨吃的什么饭呀?我怎么看见你牙缝里还有肉肉呢?吃的什么啊,能让我看看你嘴里还有好吃的肉嘛?”儿子天真的张嘴给她看。好了,张嘴查舌苔的工作也检查完毕了。这些过程都在儿子和她的聊天中做完了,儿子一点都没抵触。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
到另一个屋子扎小针灸的时候(小针快针),儿科主任来到儿子旁边,先把小针放在身后不让他看见,然后拿着酒精棉签给儿子身上消毒,说有一个小蚂蚁爬到他身上了,给他擦掉,擦完后眼疾手快变戏法似的顺手就把小针扎皮肤上了(针灸扎上去确实有点麻,像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几秒钟后,就把小针拔走了。而儿子完全没有反抗,不哭不闹,一点感觉都没有,特别配合。
而相比之下,以前扎针灸时,我们大人和年轻女医生是这么麻木生硬地哄他的:“不疼的,真的,扎完后你就好得快了不生病了,听话啊,一会儿给你买好吃的。”孩子听后也不傻,当然反抗啊,哭的哇哇叫,也不配合。
看看,是不是沟通的技巧真的很重要啊!
再举个例子。儿子去年有龋齿,好几个都有黑洞,被虫子吃了。去牙科补牙,儿子从进医院就开始哭,好不容易把他哄着拉到门诊屋里,还在哭。我和他爸爸已经精疲力尽,对补牙已经不抱希望了。进门后,这个牙科女医生,跟以往的医生不一样,并不是生硬地让孩子躺在补牙的床上,或者跟家长交代让孩子安静,否则无法补牙之类的话语。她做的是,直接跟孩子沟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跟他聊天。
“你叫什么呀?怎么哭起来也是这么帅呀?你一哭,怎么小牙就变黑了呢?”
“你这么帅,随爸爸还是随妈妈呀?”
儿子这时的注意力早就被转移了,不哭了。而是听牙科女医生聊天。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你的小牙变黑了,要不要擦擦呢?你看我手里有个小吹风机(补牙仪器),先在你的手背上吹吹,你先感受一下”
儿子乖乖伸出小手背,感受了一下。发现没什么异样感觉,就十分接受。
“等会儿,小吹风机在牙齿上把黑虫子吹走,也是这种感受的。你要不要试试?给牙齿吹风的时候,你要是感觉不舒服,马上向我举手,但是不能动嘴说话!”
好奇心的促使,儿子早就乖乖地安静地躺在小床上,聚光灯下,等待着补牙了。由于儿子的配合,补牙过程十分顺利,也十分迅速,几分钟就搞定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来了多次这个医院,补了好几颗龋齿。
这两个医生,都非常出色。就像第一个例子,中医儿科医生所说的那样,对于小孩子,不能按照大人的想法,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去做。大人的思想和孩子的思想不在一个阶层,也不在一个频道。若是想说通孩子,就需要大人降低标准,切入到孩子的频道里,跟他说属于他们频道的语言。
所以说,沟通技巧十分重要,要温柔以待,要巧用妙招。
好了,分享完毕了,我需要自我反省了,负责任的医生,是关注病人本身的,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真正地走进了对方的内心世界。而不应站在“一切都是为了你的病情,你要好好配合我们医生”的俯视角度要求病人去执行。
佩服这两个医生,把脾性顽劣的孩子,交流的服服帖帖。我这个当妈妈的自愧不如。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