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耘心健康心理

《唐山大地震》里的心灵余震

2021-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耘心

(2013年雅安地震时写的一篇关于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人物心理分析稿,本文试图揭密家庭灾难对亲子关系、个人性格的深刻影响,今天儿子无意中从网上调出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问我能不能看,我说可以看,没想到仍然被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深深触动......)

核心导读:家庭是一个系统,它讲究完整、平衡、秩序的系统法则,但是,当这个系统受到了强大的不可掌控的外力冲击后,常常造成系统残缺,即亲人离世。这个系统的整体命运便常常发生极大的转变,这个系统内部的每一个个体也都无法避免地受到冲击,而从此改变命运,有人因亲人的骤然离去,怀着那份深深的哀伤而从此沉沦痛苦,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化解那份哀伤?

              意识深处的赎罪心理

雅安地震,又一次把国人带入悲痛之中,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汶川地震5周年祭,举国上下以各种方式祭奠地震中的逝者。如果说,地震造成的死亡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太多的车祸、火灾、溺水等意外事故每天都在发生。

前不久,看到报纸上报道,一位在车祸中失去女儿的母亲一直想自杀,生活中也常常遇到有人关于无法接受亲人逝去而痛苦不堪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为此痛苦了几十年,走不出亲人离世的阴影,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强烈的意识:一是我还没来得及照顾你报答你,你就这么走了,而且还死得那么悲惨,作为最亲近的人,于心有愧,每每想及,实在无法让自己快乐;二是你还有些事情没有为我做,就一下子抛下我离我而去,让自己那么早地孤独一生,无人照顾,觉得自己的命运因为亲人的离去而变得悲惨不幸,渴望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而始终不得,每每想及,心中愤恨难平。这两种内在动力,使不少当事人尤其是因为父母不幸罹难者,会一直在内心深处存在一种无法让自己快乐或者无法珍爱自己生命的力量,要么使他们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生活在怀疑、忧郁之中,要么使他们挥霍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或沉浸在某种瘾之中,如酒瘾、烟瘾、网瘾、毒瘾,或一味地寻求刺激生活与运动,以此好麻痹自己、逃避自己。

他们的内心深处好像总有一个意识在不停地呼唤:我的父母悲惨地离我而去,做为子女,我无法让自己幸福,如果自己快乐,那会是一种背叛或羞耻;是因为我不够好,他们才死去的。对于亲人特别是父母突然死去的子女,内心深处都常常会产生一种愧疚感、负罪感,他们总有一种莫名的赎罪心理——用牺牲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幸福来赎罪。这是一种不易为人觉察的深层动力。

人在系统中,系统变化,个体必然变化,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绝非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的,我们受着系统太深太深的影响,以至于,我们几乎没什么自由。无论我们如何地标榜独立,我们都脱离不了家庭系统、单位系统、社会系统的制约与影响,那些影响早已深化到我们的潜意识当中,不觉其有,却一直发力。

                  地震后的心灵余震

近来,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也在热播中,这个剧之所以让人喜爱,首先是它准确地把握了人的本性,不可更改的本性:我的生命来自父母亲人,亲人不幸,我不可能活得快乐。从中我们会看到,为什么李元妮在地震中丈夫惨死、放弃女儿生命等经历后,她有着多次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但她都因种种原因而推掉了,她守着家庭,对丈夫死去而自己竟然苟活下来,她心有愧疚,对女儿她抛弃骨肉而心有悔愧,自从她“救弟弟”那句话一出口,痛不欲生的她就背负上了重重的心灵枷锁,因为内疚和愧疚,32年她没敢“花红柳绿”地活过,不敢接受爱情,32年她用赎罪对抗创痛。正如儿子方达所说:“倒塌的大楼都又盖起来了,可我妈的心碎的都跟渣一样,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我们再看儿子方达的生命历程,不同样也是充满波折吗?他父亲在地震中惨死,母亲因为救自己而放弃姐姐生命,自己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他背负上了沉重的生命负担,使他性格内向孤僻,在面对爱情幸福到来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要对我这么好”“我不配你对我这么好”“你对我这么好我承受不住”,我们会发现他内心敏感,情绪极易波动,他做人做事刻意的勤勉谨慎,个人幸福在他心中成为不可企及的梦幻,与方登追求的卓然独立正相反,弟弟用尽一生回报当年那一瞬间的生存机会!他们在艰难的人生中祈求时间能冲刷掉一些创伤。当然更为突出的还是女儿方登,我们看到她强烈的叛逆心理,对母亲的愤恨,对自我也常常表现出一种否定,她的身体极为虚弱,她的精神基本出现一种分裂、抑郁状态,她的强烈的被抛弃感会随时产生,并常常深受折磨。

地震过后,余震不断。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家庭系统的“地震”之后,也都必然地伴随着家庭系统成员的心灵余震。这种余震的灾害不比那次地震带来的破坏性小。

而《唐山大地震》的原作小说,名称就是《余震》。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都以无比真实甚至残酷的方式在提醒我们:对于亲人离世,对于哀伤,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而学习如何面对亲人离世,如何处理哀伤是人生很重要也很基本的一课。

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要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家庭是一个系统,这系统遵循着它必然的规律:完整、平衡、序位的自然法则,但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绝对独立和封闭的,它又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大系统的影响,如社会变革、天灾人祸等等的外界不可掌控的强大力量的冲击,尤其是灾难。灾难的突然到来,会瞬间打破家庭系统原有的完整与平衡,亲人离去,于是人们心理便形成了一个空缺,面对这个空缺,很多人不是从心理上接受,而是自己冲上去填补,从而活的不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为那个离去的人而活,或替那个离去的亲人而活,于是常常把自己活得极其痛苦。因此,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本着系统的思维观,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逝者,二是面对现实,三是平衡心态。

        尊重逝者

亲人离世是让人难过的,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同的人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化解痛苦。那么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面对亲人的死亡,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

一是尊重已逝的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无论他们经历了什么,对我们做了什么,或者应该为我们做但却什么也没来得及为我们做,我们都必须尊重,因为他们曾给了我们亲情、给了我们生命,没有当初的他们,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生命,是他们把家族的生命、家族的血脉、家族的命运传承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尊重。

二是尊重他们的逝去,他们的逝去是他们的命运,我们无法掌控死亡,那是宇宙大道,我们只有臣服,只有遵从,只有尊重,尊重这个事实,接纳这个事实,那种“我不想让你死”“你不能就这么死去”“我不认为你已经死”的哀伤表达方式,都是一种对逝者的打扰——在死亡面前,我们只有遵从,只有尊重。

三是面对亲人的逝去,我们要有一个表达尊重的期限和仪式。我们需要一个期限来处理哀伤,这个期限最长是三年。儒家说“丧三年,常悲咽”,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即使父母至亲去世不过十天半个月,就开始出入娱乐场所,与人嬉笑、玩乐、打情骂俏,这些行为不能说明他没有哀伤,他只是把哀伤屏蔽了,是拒绝哀伤的一种形式。只是屏蔽哀伤从来都不等于不去哀伤,反而是把哀伤压抑在心底,让它做更深的酝酿,直到有一天爆发,对自己的伤害会更加严重,其实现实中有不少人就是这样,有一些人会在潜意识中觉得“不哀悼就等于他没死”,但事实就是事实。我们需要拿出一段时间去哀悼死者,这不是逝者的需要,是我们作为生者的需要。

另有一些人会完全活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陷入到无节制的哀伤中,亲人离开已经几十年了,他还痛不欲生,从某个角度说,这是一个个人自私的表现。虽然大家一下子还不能接受这种“自私”说,但他的行为会将亲人的离世演变成整个家庭里一件特别恶劣的事件,并借此推掉了对其他亲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让别人可能因此痛恨那位离世的亲人,因为“都是这个人的死使整个家都乱了”,尤其是那些因亲人离世要自杀的人会造成整个家庭系统的混乱。这种沉溺痛苦的行为把逝者置于怎样的角色呢?

一位年近50岁的母亲与子女总是无法亲近,后来了解到,她的心一直在孩子姥姥那里,而孩子姥姥也就是当事人的母亲已经去逝40多年,当时因为当事人母亲去逝世时是因为饥饿而惨死,那时自己年幼,她始终无法相信那个实事:自己年龄还那么小,母亲怎么会抛下自己而死去,母亲去世后她受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欺负,她从来没有感受过母亲的爱护,她一直埋怨着母亲为什么那么早就离开了自己,40多年了,自己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可是她内心深处却是对逝者的纠缠牵连,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她不懂得尊重逝者,不懂得尊重死亡这个事实,以致这份哀伤成为内心的一个黑洞,这个能量黑洞也吸筮掉了自己的幸福,同时也吸筮掉了家人的幸福。后来,有人建议她,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到母亲坟前做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就是跪在母亲坟前,向母亲表达感谢,表达感恩,向母亲不断地忏悔,向母亲不断地跪拜,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生活,要告诉母亲自己的儿女已长大成人;还要以母亲的名义做些好事善行,这不是要让已逝去多年的母亲得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而是为了活着的人,为了自己内心深处能够真正地接受臣服这个事实——母亲去逝了,那是她的命运,我只有过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让自己活得幸福,才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尊重逝者,就是尊重系统的变化,在系统面前,我们只有接受。我们是系统的囚徒,但我们不能再做自己思想、观念的囚徒,我们要改变观念,接受事实,尊重事实。

                    面对现实

    事实上,对于没有发生家庭重大事件的我们来说,首先要去了解一个真相,那就是生命是无常的。虽然很多人会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但内心却不肯接受这个真相。他们心里的想法是“坏事只能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很多未知的、不可控的危险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身边,很多灾难、意外事故可以发生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也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上。这是一个现实。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灾难、不幸,同样也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上,我接受,因为这是我的命运。

在我们面对伤痛者时,要以一份同理心去面对他人的苦痛,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对待他人如对待自己,直面生命的无常。这样做会让我们在遭遇一些家庭重大事件时能平静地应对,因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你已经有了经验,对于事实的发生就不会产生抗拒与不接受,也会有效地做到对逝者完整的哀悼。

同样地,面对现实,尤其是面对家庭这个系统所受到的突然的灾难性的打击,我们在万分痛苦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外力,在冲击我们这个需要平稳的系统,但也正是这种灾难性的外力,使我们这个系统中的成员从此过上了与以往甚至与他人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我们的原有系统也从原来的有序,原有的平衡态,瞬间地走向了无序,走向了非平衡态,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看清方向,让我们的生命在这次灾难冲击下变得更加坚强,更有价值,否则我们将对不起灾难中离去的亲人。

有一部美国电影叫《最贫穷的哈佛女孩儿》,主人公丽兹也曾有过无比幸福的童年,但后来她父母吸毒、自己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2年的时光学完高中4年课程,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母亲因艾滋病死去的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只想渴求父母亲情,这人世间最基本的愿望也成了奢望;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静静躺在上边,和她的母亲做最后的告别。她静静地在心里对母亲诉说,回忆人生最幸福的那一次点滴的幸福时光。母亲已经离她而去,世间最爱她的人已经离她而去。一个普通的弱小的女孩、不奢求其他,只渴望亲情围绕的弱小女孩,当她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的时候,留给她的,除了伤心,只有伤心。如果沉沦下去,她将会和母亲的结局一样悲惨;她决心告别,她要开始全新的生活。她,用真诚最终争取到参加进入中学的考试机会。父亲作为她的上学的担保人,从收容所出来。办理完担保手续出来的时候,父亲对她说,好孩子,坚持学习,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这个弱小的女孩坚定了信心,从容地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她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17岁到19岁,两年的时光,她学习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作为奖励,她以全学校第一的成绩和其他9名同学获得了免费到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一个浓郁的秋季中,金黄色铺满整个季节。在写满辉煌的树下,一个女孩站在哈佛学府的门前,仰望。面对大学的殿堂,她决心实现她的又一个愿望--她要成为这所大学学府中的一员,她要证明给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实可以改变。

人生其实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而在整个电影中,我认为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她的心中,始终有爸爸妈妈的位置,她不止一次地表达,她对妈妈的爱,虽然我们看到,她的妈妈完全地极其地不称职。那种亲情之爱,是她不竭的生命动力。她正是带着亲情之爱,面对自己的生活灾难,接受现实,紧紧地把握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生活的绝境之中,她毅然地活出了精彩的生命。

面对现实,首先是接受这一切,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受自己掌控,它要用一种野蛮的形式促使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接受这股力量,带着亲人的爱,毅然转身前行,走好自己的路,那才是对已逝亲人的最好报答。

                  平衡心态

    面对亲人离世的哀伤,我想强调的第三点是,平衡心态。

面对亲人离世,面对无法排解的哀伤,人们习惯性会问:“这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伤痛不是用来解决的,哀伤无法解决,它只能被平衡。

亲人离世时,人们会习惯性地去找理由,“如果我当时在现场,他可能就不会出事”,“如果他不去那个地方,可能就不会出事”,这些理由是出于自责,而一旦自责得到无效的平衡,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推动我们不断地为此埋单,陷入赎罪的心理怪圈中。

    有一位72岁的老先生,他发觉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太多太多的苦难,总是做出一系列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曾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不少的麻烦,后来了解,他长期来在无意识地因自己的母亲悲惨死去而为之赎罪,他走不出那种赎罪的生命状态,以致让生活一塌糊涂。比如,他一直在金钱上很卡壳,好不容易退休后得到了一大笔经济补偿款,竟然很快就被骗子全部骗走,而他被骗的过程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骗术实在太低级了,而平素总指点别人的他竟然上当了。在一次深入的沟通中,他提到母亲,老先生嚎啕大哭起来,完全让人无法相信他母亲已经去世50年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对幸福有一种“不配得到不敢争取”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母亲的忠诚,这正是哀伤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后果。

    平衡的办法是把亲人放在心里,让亲人很有尊严地真正活在我们心里,带着我们继续生活。那么生者所有的快乐与成就,逝者都可以分享。生者透过创造人生的成就来荣耀逝去的亲人。另一方面,为平衡愧疚的感觉要主动去做一些事,如果是因为没有照顾好家人而造成遗憾,就去老人院、孤儿院完成未完成的事,如同亲人活着一样去做,真正去做事,去补偿,这是主动的平衡,也正是“侍死者如侍生”的意义,通过行动让内在的良知与愧疚感慢慢平衡回来。

亲人的离世,从来都如地震一样,事情过去了许久,但那内心深处的余震不断,所造成的伤害也不断。我们只有学会正确面对哀伤,学会尊重,面对现实,懂得平衡,才能让内心的余震平息,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