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为什么拍不出敦刻尔克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估计要直奔评论区了,开始各种招呼了。作为“中国为什么不”开头的系列话题中,隐藏在一些人心中不敢面对的话题,这里就好好给大家展开讲,为什么中国拍不出《敦刻尔克》这样的片子。
首先第一个我们要给《敦刻尔克》这个电影下个定义,他到底是个什么片子。简单讲,反战精神贯穿始终,人性关怀洋溢收尾的片子。抛开该片故事背景的种种非议,我们先谈谈电影本身所提现的反战精神。作为欧美二战类题材不变的主旋律——至于是不是诺兰这样的表现方式,我们先不谈——反战思潮其实是源于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带个给欧洲是整整一代人的毁灭,留下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屠宰场这样耸人听闻的名词。关注英超的球迷,可能都会发现每年十一月英联邦阵亡将士纪念日,英超教练以及球员球衣胸前带有罂粟花。胸前的罂粟花就像附有伤口的血迹,以如此触目惊心的纪念方式,揭示了反战精神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并不是美国式牺牲精神的纪念。所以在此处我们就发现英国人和美国人的价值观的差异,诺兰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人,敦刻尔克的反战精神渲染,就显得更加纯粹。一战后的反战思潮是民众渴望和平的倾向,一度主导了二战初期英法的绥靖策略,间接导致英法联军的溃败,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
相比之下,美国人显然没有英法两国的教训深刻,二战残酷的胜利和朝鲜战场不甘心的停战,显然只是教会他们去尊重对手。了,直到十年越战苦战失败。反越战运动与反战思潮的交汇,形成了美国特色的道义之战核心反战思潮。所以美国人并没有停止战争的脚步,只是不断为战争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反战精神与英雄主义就成为美国战争片宣扬价值观无往不利的双簧神器。电影里热爱和平与现实中四处征战,重现了殖民时代,一手圣经一手刺刀式的剧情。如此表里不一反战精神其实是强者自我和善的画皮,同样是弱者放抵抗的迷魂汤。
曾几何时国民政府希望反战精神领袖们来调停中日冲突,得来的不过面具被撕破后更多的杀戮,弱者的自卫绝非虚伪的演绎,中国式的反战精神绝非如此的华丽优雅的腔调,以战止战精神远比虚伪的反战表演来的高尚。反战却不断去战,不惧战却为了不再战,谁说中国今天面对围堵,已经是真正的强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