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阳光起舞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婚姻育儿

【日更31天】请走“但是”,远离低自尊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85人  胡喜平

请走“但是”,远离低自尊

文/胡喜平

邻居家的小姑娘见人就低头,从不主动与小朋们一起玩,总是要她妈妈三催四请。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找妈妈;玩儿什么都要问一声“行不行”,“可不可以”;一碰到难题,就哭起来,直到家长帮忙才停止。邻居还常常自夸,我家的孩子可听话了,让她向东不敢往西。

亲,你知道这样下去,孩子就会陷入低自尊的泥潭吗?

咦,自尊还有高与低吗?有的。

自尊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的期望、行动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高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很高(肯定自己的整体价值),期望把事情做好,会努力尝试,很可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他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自尊的人常常把事情往坏处想,而且付出的努力较少――尤其当任务充满挑战而且费力的时候。因此他们在学业、事业中取得的成功也较少。

孩子自尊的高低,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那些童年时得到充分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比较容易获得高自尊。与之相反,长期生活在冷漠与否定的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尊。这二者的区别就体现在,你对待孩子做事的态度上。

假如三岁的孩子自己在空白的纸上勾勒出杂乱的线条,你会如何反应?

甲:你画得真不错,你能把线连续地画这么长,实在很棒。现在,给我讲讲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好吗?

乙:孩子画得真好,不过咱们要画像点,你看这个三角形是这样画的,跟着我学!

看上去好像都是在鼓励孩子,但是结果却不同。我相信听完甲的评价,小孩子不但会兴致勃勃地编个故事,而且对下一次的尝试充满了信心。听完乙的呢?小孩子会想,原来我这么差,我要努力画。可是当他的小手不能达到大人的要求时,他对自己还会有信心吗?

虽然乙的初衷是好的,可是违背了天性,却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也常常接触到乙的善意吗?

屋子收拾得不错,但是还有个别地方不整洁,下次注意哦。

你的成绩有进步,但是人家小王好像考得更好一点。

你的演讲稿还行,不过我觉得还有可修改的地方……

朋友,这样的对话熟悉吧?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吗?可是,你心里真的喜欢吗?给别人提建议、找缺点是一件轻松而有成就感的事,仿佛这样就能显示我们高人一等。但是,长期在这样的语境中生活的人,却不容易获得高自尊。因为总是被指责,因为做了总有错,慢慢地就会习惯放弃与依赖。如果,你不希望培养出低自尊的孩子,就请讲究你的教养方式,肯定孩子的行为,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而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扼杀孩子的天性。为了我们的孩子的更好地成长,把“但是、不过”请走吧!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1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