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编程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柚子吃了没

一.产品简述

1.产品概述

微信读书是一款基于微信关系链的阅读应用,通过好友关系给用户推荐合适的书籍,并通过好友读书时长排行,时长换书币,赠书等活动激励用户读书与分享,同时还可以随时写下读书笔记,和都在读同一本书的人产生思想的交流碰撞,结合极致又简洁的阅读体验与高品质书籍,为用户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2.产品定位

1)slogan:让阅读不再孤单
2)官方主打特色
  精心打磨的阅读体验--支持EPUB和TXT格式,随心个性化专属阅读风格。精心打磨,只为给你极致体验。
  和好友发现优质好书--书海茫茫,不妨让微信好友来帮你完成筛选,发现下一本适合你的好书。
  和好友交流阅读感想--在阅读中与好友的想法邂逅,跟好友交流你的阅读感想,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和好友比拼读书排行--严肃的阅读游戏,在阅读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与好友比拼的成就感。

二.用户分析

1.用户群及其特征

微信读书用户群分析

2.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特征

3.人群分布

1)地域分布

微信读书省份分布
微信读书城市分布
由此可见微信读书多分布于一线城市,这些城市里居民平均文化水平较高,有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阅读需求,另外在一线城市里活跃着大量的上班族,上下班的碎片化时间较多,这个时间段也是很多人选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进行阅读的主要时间
2)年龄分布 Talkingdata数据-年龄分布

由数据可见微信读书的用户遍及各个年龄段,其中26-35岁的占比最多,这个年龄段的人处于青壮年时期,是一个人事业的上升期,通过阅读书籍一方面能利用碎片时间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放松工作生活压力

3)性别分布

百度指数-微信读书性别分布

由数据显示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

三.产品信息架构

微信读书产品信息架构图

根据上图将微信读书的功能分为常规功能和特色功能

四.产品常规功能

1.读书

1)读书功能阐述


微信读书-读书功能

a)读书是一款阅读类软件的基本需求,微信读书有两个读书流程,一个是读已经放在书架上的书,另一个是阅读未放在书架上的书。
b)当书籍未放在书架上时,这本书对于你而言是陌生的,所以点击封面会进入书籍的简介页面,用户在此此页面可以看到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价格,简介,书评等,部分书籍有讲书音频可以选择听书

书籍简介页面

c)每一本书一开始阅读都是不需要收费的,当你在简介页选择阅读时,书籍是不会自动加入书架,也不会收费,当你阅读到一定程度时,软件会提示继续阅读就需要收费(免费书籍另当别论),也可以自行提前购买;另外你需要自己手动把书加入书架。这个模式就像去书店看书,你可以自行阅览,无需收费,但是当你觉得这本书好看想要买回家(加入到书架中随时往下阅读)时,就需要付费了。


续费阅读 点击购物车 购买书籍

d)在书籍内页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修改屏幕亮度,背景颜色,字体大小甚至修改字体等。


字体设置 屏幕亮度及背景设置

e)书籍内页的文字可以选择划线,并写下自己此时的想法,这个想法默认是公开的,即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都能看见,同时,你也能看见其他读者的公开想法,但是如果觉得自己想法需要保密,可以手动设置为私密,仅自己可见。


文字内容划线 写想法 显示他人想法

2.找书

1)找书功能阐述


微信读书-找书功能

a)读书是一款阅读软件的最终目的,那找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用户决定使用某个阅读app很多时候取决于书库的库存多少和书籍质量。
b)微信读书提供多条找书路径,除了常规的通过书城搜索、图书分类,热门排行榜以为,新增了一条找书路径:【好友在读】。微信读书利用微信强大的好友关系链,推送好友正在阅读的书籍给用户提供全新的选择。
c)通过显示好友正在阅读的书籍来达到推荐书籍的目的,满足大部分普通读者想读书但是不知道读什么书的用户场景,比起通过热销榜,各种社交平台的大V推荐,好友在读的场景更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具有信任感。


好友在读书籍

d)当微信读书的书库里不存在你想阅读的书籍时,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书籍存在但是未上架,另一种是未搜到相关书籍。第一种情况可以选择订阅该图书,图书上线后便会收到消息。第二种情况则是把用户想要的书籍名字加上作者名反馈给微信。这种机制很人性化,给读者一种微信读书时刻关注个人需求,在尽力满足用户所有需要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订阅人数,微信读书本身可以选择订阅人数更多的书籍先上线,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不断扩充书库的阅读软件而言,是件非常省力的事情,带有目的性的不断增加书籍,而不是盲目扩充。


未上架书籍搜索结果 未上架书籍简介
反馈未搜索到的书籍

e)还可以从好友想法和主页中查看好友书架从中发现各种书籍


好友想法
好友主页
好友书架

一点建议关于书架:微信读书的书架可以无限加入书籍,当你长时间使用微信读书后,不知不觉加入书架的书就会很多,虽然可以新建书单,但是查看书架的书时并没有按照书单整理,这样就会非常杂乱,其实用户多数情况下将书加入书架的原因并不是立马看,而是希望把这本书收藏起来,觉得以后能用到,因为没有收藏功能,就只能放到书架。

所以希望书架能按照自己整理的书单分类陈列书籍或者可以新增收藏书籍的功能

五.产品特色功能

1.社交

1)功能阐述


微信读书-社交功能

a)微信读书是基于社交的阅读应用,社交功能响应了微信读书的口号--让阅读不再孤单。将阅读这个内化的个人的行为,推向社交交流,这一点用户有褒有贬,我认为这个交流思想的功能其实就是线下读书会一类活动的线上再现,思想需要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同时它也为用户选择书籍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2)特色功能具体分析
a)在【发现】里用卡片呈现好友正在阅读的书籍以及上一周的阅读时长排行榜。知道好友也正在阅读的书籍提供了一种更具有信任感的书籍推荐方式,而好友排行榜则能帮助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发用户的阅读欲望,所谓有竞争才有动力。

好友在读书籍 上周排行榜 当前排行

b)在【书架】中可以看到自己已经加入到书架中的书籍列表,根据最近打开的顺序从第一排往后排列,即你最近看的书是排在最前面的。点击【封面】进行阅读,阅读时可以选择文字划线,写下当时的想法,该想法默认是公开,即所有阅读此书的人都可以看到你的想法,并对其进行评论,点赞,转推,同时也能看见其他人的想法,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交流,所以也可以将其设置为私密,仅自己可见。
虽然往往认为阅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但是思想的交流也非常重要,这一功能恰恰就是就解决了看书时遇到想要沟通的地方却没有人可以交流的痛点,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都是更乐于分享和交流的,况且思想碰撞往往能产生出惊喜的火花,我们时常也能从别人的观念里打开自己的眼界。

c)在【想法】里能够看见自己关注的人和好友的想法及书评,有点类似微信朋友圈的感觉,不过此处是书有圈,分享的内容都是书籍相关。
d)在【我】里能够看见自己关注的人,进入到关注人或好友的主页,看见对方的阅读时长,最近阅读,共同阅读等信息,这也是提供书籍选择的一条路径。
e)书籍的买一赠一,赠一得一模式,其中后者的规则是,每个用户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两次别人的赠书,赠出去一本赠书人自己得一本,得书是无限的,所以为了得到更多免费的书籍,赠书人不得不不断发展更多没领取过书籍的朋友。
f)每次买书后,会得到5个微信读书书币红包,可分享到微信,不过只有分享到朋友圈这一功能,想要分享给好友需要去朋友圈重新打开链接单独分享。

2.书币获得方式

1)用户在选择一个阅读软件时,除了考虑本身书库的书籍数量和质量以外,海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书籍价格
a)【时长兑书币】微信读书提供时长兑书币的功能,半个小时一块书币,目前一周最多10块书币,如果能保持好阅读节奏,通过这种方式能保证用户相当长一段时间能够免费读书。
b)【书币红包分享】在购买了一本书之后,有五个书币红包,可分享到微信,微信好友可领取
c)【邀请得书币】每邀请好友加入微信读书可以获得五个书币

3.引入公众号

1)微信公众号可以微信读书打开,以书籍形式加入到微信读书的书架中,该功能是微信读书的隐藏功能,该功能只有通过公众号文章用微信读书打开才能触发,触发之后该公众号才能在微信读书之中被其他用户搜索到,而在用这种方式触发之前,在微信读书中是不可能搜到该公众号的。
2)放入书架之后,公众号更新会出现提示,并且把更新的文章放到封面

公众号在微信里已经泛滥,即便都整理到订阅号里,打开之后还是显得很凌乱,将自己常用的高质量的公众号加入到微信读书的书架中,结合了现代人碎片化阅读需求和出版物深入阅读的需求。

4.知识变现(功能内测中)

1)认证资质:微信。给予微信读书签约讲书人和微信读书书评人认证,给予微信读书官方账号和微信官方账号品牌曝光。
2)开通付费和打赏等收入业务,给予微信读书签约讲述人开通付费音频业务,给予微信读书书评人打赏业务;微信读书书评人优先认证签约讲书人。
3)优先给予流量支持,微信读书一级流量入口强力推荐。

六.竞品分析

七.运营手段

1.开源

1)老带新
书币红包,书籍赠一得一,买一送一等活动,吸引新用户
2)ASO


数据来自酷传

2.节流&保活跃

1)提高阅读频率
a)有效的书籍推荐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