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说什么》读书摘记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不可以身相来看见佛呢?
佛经上说,佛有三十二相,与我们一般人不同,佛有八十种随形好,有八十种跟随他来的特别好的身相。
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那么你或许会说,庙子里为什么要弄个偶像拜呢?那不是偶像啊,真正的佛同其他许多宗教一样,是反对拜偶像的。那为什么画的佛,塑的菩萨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个字“因我礼汝”。因为我(佛)的形象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来,那个像是一个代表而已。你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
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样,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成佛有三身,清净是法身,圆满是报身,千百亿形象不同是化身。
法身就是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借用现代的观念来说,就是一切的能源。
报身是所谓的现象,法身是体,所谓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就是不要把现象当作本体。
至于化身,是他的变化,作用。换句话说,法、报、化三身,拿哲学的观点来看它,就是体、相、用。
宇宙间一切的事物,它本身都有体相用。譬如水是体,水泡了茶,茶是它的相;做了酒,这个酒也是相,不管是酒是茶是冰淇淋,那个水的本身性质是法身,是体;同样的一滴水,变化各种不同的现象,那是它的用。在理论上,这是我们必须先要了解的法、报、化三身。
《金刚经》的开经偈所说,“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也是指法身而言。一念不生全体现,也是指的法身,法身是无相的。
一般道家所讲的修气、修脉,打通奇经八脉,与密宗所讲的修通三脉七轮等,多半侧重在修报身开始。一般所讲的止观、念佛、参禅,多半侧重在修法身上着手。至于报身成就了,修到身外有身,这个肉体以外,同时有另一个身存在的,就是化身的作用了。这是法报化三身大致的情况。
所有的修行,去转化父母所生的这个四大色身。要把色身完全转化了,才修到即身圆满成就。
《金刚经》大体上,是着重在见法身。如何见到法身?就是悟道、见道。
《金刚经》是般若的部分,所谓般若是侧重于证得实相般若,就是生命万有无始以来的本体。报身、化身则是属于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金刚经》这里所讲的如来,就是与一切众生共同的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体。所以说,我们有信仰,有虔诚是可以的,但是过分着相是不可以的,不但学佛不可以,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可以着相。
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着了。随时不着相,就可以见到如来,见到自己自性的法身。
第五品偈颂
反复叮咛无相形 觉时恋梦梦恋醒
慈悲空洒常啼泪 沉醉心扉依旧扃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15609/7eae44b5a27c4b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