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芳
见到李慧芳是1996年,那时我刚到大队上班。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吸毒型劳教人员。
在普遍文化程度低的人群里,中专毕业的她显得有些鹤立鸡群。她也不太看得起其他人。
因为她担任学习委员的便利,她经常有机会和队长交谈。她也很喜欢找队长谈话。
跟她谈话,我顺着她的话问,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她在是跟着丈夫吸上毒的。他们吸的是埃托啡片。言语间带着种优越感。那是我第一次听说鸦片以外的毒品。我顾不上不在意她的态度,而是好奇地问她,埃托啡片是什么样子?怎么吸?
从她那得知,埃托啡片是一种精神类药品。要从医院买的话,得有医生的处方,会很便宜。他们是从外面买,最初一整瓶一百块,里面有100片。后来,涨价了,翻了好几倍。她说吸的话是把药片弄成粉末,点着吸。
也是听她说,知道了他们吸食毒品是因为圈子里有钱人都在吸这个。她丈夫在当地一个税务所当个小领导,有做生意的人请客吃饭时,教会他一起吸。
我问她你不知道鸦片战争吗?你不觉得耻辱吗?年轻时我,血气方刚,不知道深浅的批评与指责,幸好遇到的是她,没有让我承受滑铁卢之痛。
她沉默了半响,说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也是吸毒,觉得时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根本没有和鸦片联系在一起,更不以为是违法的。
直到被抓来了劳教所,才知道这也是违法行为。觉得被劳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想到出去后要承受多少白眼,就觉得好沉重。是家里人都来看她,鼓励她,想到还有年幼儿子需要她,才走过了最初入所的那种绝望。
她说她是家中老幺,她很羡慕嫉妒二姐。她说二姐长得比我好看,学习不如我,工作本来也不如我,结果突然被上级视察的领导看中表现,调到省里的总厂。感觉好运总是眷顾她。
我问她你的命怎么不好?
她说遇人不淑。
我说是别人逼着你走上现在的路?还是你自己选择的?与其总是羡慕别人,怪责别人,不如从自身找找原因。
大概是很少有我这么直接生猛的队长,让她有些不好招架。她后来就不怎么主动找我谈话了。
但她还是跟其他队长说,出去后肯定不会再碰一下。如果丈夫戒不了的话就离婚。
她也确实做到了。虽然从她解教后就再没有联系,但从她的同乡那多次听人说她戒了,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儿子。前夫被开除工作了,抽的越凶了。最近一次是从新收的一个人嘴里听说她的消息,她们两家住的地方相邻,她是听家人说李慧芳以前也吸过毒,人家都戒了二十多年了。孩子也培养得很出色,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南方的城市里。
我想,耻感强的人,即使犯过错,也会咬着牙改过来。不管是毒品,还是其他成瘾行为,只要决定放下,一定可以有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