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鱼苗写作】吃苦就一定出成绩吗

2020-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吾爱庐

文/吾爱庐

吃苦就一定出成绩吗?

不一定哦,要看你吃得是什么苦?怎么吃的?吃了很多苦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喜欢看结果,结果是好的,说明你吃的苦是对的,结果一直都没好,要么路走错,要么吃苦不够极致。

引用一段刘润老师说的话:

什么是吃苦?

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都理解的太肤浅了, 穷根本不是吃苦,穷就是穷,不是吃苦。

吃苦不是受穷的能力,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 以及在长时间聚焦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无效社交,无意的物质消费。

以及在过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独,本质是一种禁欲能力,自控能力,坚持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原来这才是真吃苦,这是我有史以来看到的对吃苦最好的诠释。

名人为啥成为名人,都是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才成大业。远的像曾国藩,近的像马云、刘润老师,更近的要数猫叔、鱼哥等牛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吃苦奋斗创业的精神。

映照自己,很汗颜,自己确实不肯吃苦,不会吃苦。读书将近三年来,吃的苦不少,我在熬夜写作时,别的女人呼呼大睡;我跟着网课上课时,别的女人看电视、搓麻将、购物等;是啊,表面上我的确在吃苦,实质上吃过的苦要打折扣,只是给自己感觉在吃苦,沉浸在自我良好感觉中,以成长的感觉代替成果,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什么成果获得。

因为我没有吃学习的苦,如果与鱼哥、刘润老师相比,他们的苦才是苦。从来不给自己退路,置死地而后生。

鱼哥爷爷绝症,鱼哥内心悲痛欲绝,为给爷爷治病,多赚钱,白天黑夜的干活,每天只睡三个多小时,这是苦。

刘润老师性格内向,逼自己去市场部工作,把内向性格调整到外向性格,逼自己干不舒服与性格有点不相符的事,那是真的很痛苦,刘润老师依然跨过了这道门槛,这是苦。

鱼哥坚持写作十余年,锁定目标,不松懈,终于华丽转身,成为一名创业成功的典范。

刘润老师从初中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写公众号,写了几十年,一直在写的路上,飞机高铁都留下他写作的痕迹,只要有时间,他从不浪费生命。

鱼哥阅读一本书可以连续读二三十遍,并就着书中关键词可以脱稿讲一二个小时,而我呢?一年读不了10本书,更别提一本书读10遍。

刘润老师每天忙得时间不够用,但不管多忙多累,雷打不动,他必须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书籍,日间不断。而我呢?稍微有点累就想休息,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鱼哥、刘润老师为啥会成功,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他们付出的苦不是我等普通人能承受的,专注、高效、孤独、坚定、踏实、本分、诚信,这是他俩身上的标签,越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这些品质更宝贵。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信念、价值,还有愿意吃苦奋斗的精神。

因此,要想创业成功,吃苦肯定的,不吃苦肯定不出成绩,吃苦不一定能出成绩,只有吃正确的苦,才有可能有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