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老无所养,养儿“啃老”将成为大势所趋,关键原因有三
01
上千年的小农社会,孕育出了这么一个观念——养儿防老。
为什么“养儿防老”的观念会出现呢?这就跟传统小农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状况息息相关了。
在小农社会,由于农耕经济发达,所需要的农业劳动者增多,所以人们生的就更多。在他们看来,多生一个儿子,就是多一分保障。
父亲在这片田地上干活,等到了下一代,儿子也在这一片田地上干活,让儿子来养活无法劳动的老人了。这,就是一种人伦的期盼。
如果儿子有点本事,能够在科举当中脱颖而出,相信这个家庭就能在小农社会当中实现阶层的跨越,别说老人养老了,或许大富大贵去享受,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小农社会早已成为了历史,所以“养儿防老”也慢慢地跟社会的现实脱节了。这个时候,“养儿防老”就成为了“养儿啃老”。
特别在竞争极其严重,年轻人无法养活自己的当下,以及未来,老人被啃老,甚至被老无所养,那会成为大势所趋。
而一切的问题,都跟这些原因有关。
02
原因一:年轻人难以养活自己,成为了现实。
在你看来,如今的年轻人还养得活自己,还能依靠自己结婚生子吗?
很遗憾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人能够依靠自己结婚生子,也很少人可以养活自己。就是因为他们买不起房子和车子。
如今的结婚条件,最基本的,就是房子和车子。比如是男孩,假如他没房没车,又有谁会跟他在一起呢?这并非是某某人现实,而是物质化的社会,正改变着人们的三观。
试想,当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和车子的时候,最担心的,到底是谁呢?
并非是年轻人自己,而是年轻人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结婚,父母只能给孩子买车买房,甚至贡献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毫无怨言。
就拿现实中花光“六个钱包”买房子的家庭来说,没有积蓄的老人,真的能够安享晚年吗?
哪怕结了婚,有了房子和车子,也有了孩子,那他们真的有精力来照顾父母吗?养孩子都成问题,又何谈照顾父母呢?
这并非是年轻人的问题,也并非是老人家的问题,恰恰是大环境的问题,也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所有人的必然经历。
03
原因二:未来几年,普通人的处境愈发严峻。
对于未来几年,你有什么看法呢?
好听点来说,就是危机中存在着机会。而说得难听一点,普通人越来越艰难,这将会成为现实。
如今有很多的企业,都选择裁员,甚至精简岗位,普通人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供不起房子,活得愈发窘迫的中年人比比皆是。如此,他们该这么办呢?
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回到家中依靠父母,逐渐地学会啃老。而父母呢?也感慨年轻人活得不容易,也接受了啃老。
有无数的老板说过,现在环境那么复杂,我的孩子有机会啃老,也算是他的幸运了。
试想,很多干企业的老板有资源,也有人脉,但还是说出让孩子啃老的话,这不就说明如今的普通人,还真的很难混下去吗?
父母有点钱,那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能让孩子啃老 ,自己也能安稳地活下去。
反之,没有房子以及没有积蓄的老人,那是最惨的。孩子没有了出路,父母也无能为力,所以只能造成“老无所养”的局面。这,就是普通家庭的局限和不幸。
在大环境面前,个人,其实很渺小。
04
原因三:观念发生了变化。
前面说过,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和车子,结不起婚,中年人面临失业,都只能回家啃老,造成了“养儿啃老,老无所养”的问题。
可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上层建筑的“观念”。
有社会学家说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家庭这一单位逐渐出现了分散,甚至还有消失的趋势。未来,一个人一个家庭,两个人一个家庭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传统的孝道正在消失,传统的家庭单位,正随着不婚不育的年轻人的增多而逐渐消失。这个时候,受苦的,依旧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如今以及未来的养老矛盾会比较严重。再加上家庭观念的消失,孝道以及亲情的淡漠,那即将退休,或者已然退休的中老年人,不就越活越狼狈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老了,每个人都“可怜”。
一个人的养老,不仅跟他的劳动力创造价值有关,还跟他的家庭有关,更与当下的年轻人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三点的条件,那他们的养老,不就成为空谈了吗?
其实,人活到最后,只是想有个安稳的余生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一切,都是各种矛盾综合而成的结果。你我,只是局内人,无法改变现实。
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