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2021-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君子当如竹01

        今天认真观看了朱宏燕老师的《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上好一节课》,受益匪浅。11月份的时候,我也曾在我们盐湖区的某所小学观摩了两节数学平板课,听完疑惑重重,教学时平板电脑什么时候出现?怎么出现?出什么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在帮老师减轻负担还是增加负担?朱老师的讲座让我看到原来信息技术可以如此完美的融入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如此生动美妙。

      一、课前课中课后 恰当恰时恰好

      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恰时的出现,给予恰当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恰好完成学习任务。

课前:研读教材,找准重点,

          巧用微课,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学情检测。

课中:掌握学情,精准教学,

          创设情境,人人参与,

          当堂检测,突破难点。

课后: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小组交流,共同提高。

      二、正确定义问题 激发深度学习

      朱老师提到了我们课堂中的一种怪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立刻就回答出来,课堂上有问有答,其乐融融。跳出我们的课堂来看一看,其实我们提出的都是无效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不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我们应该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质疑交流、合作探究,让学习真实发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我们才刚刚起步,在行走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用朱老师的一句话来共勉:跳出舒适圈,终身学习,遇见最美的自己,给孩子一片灿烂的星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