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三十四岁生日
早晨六点半,林嘉宇从床上爬起来。老婆迷糊着交代道“打俩鸡蛋,今天过了,就三十五岁了吧”,“可不是么,再过几年就四十了”,嘉宇很不甘心。
按照以往的习惯,嘉宇还要在床上眯一会。可是昨天接通知今天要出趟差,还刚好要过生日。嘉宇老家的传统,生日当天早上要吃煮鸡蛋,寓意长寿,安康。今天要简化些,嘉宇对自己说,煮鸡蛋麻烦,打俩荷包蛋代替吧。顾不上洗脸,先给锅加上水点火。
趁着间隙,去把脸洗了。水这么凉,林嘉宇搓下自来水冰过的手指感慨着,不过凉水一激嘉宇顿时精神起来。水快开了,快步走到厨房。拿出两只鸡蛋,在橱柜石头台面轻轻磕开放入锅内。水渐渐沸腾,嘉宇拿起汤勺撇去泡泡似的浮沫。约莫两分钟,拿汤勺压一压荷包蛋,硬度刚好。熄火,盛好放餐桌上放凉。
穿上昨晚已经换好的牛仔裤,套上T恤,穿上休闲鞋,惬意的系好鞋带。看下时间,六点五十,荷包蛋三两口吞下,把豌筷丢在洗碗池。
轻推开主卧们,“妈,我上班了,今天去趟西安”,“去吧,鸡蛋吃了吧”,“吃过了”,嘉宇轻声道,顺便给两岁多点大女儿悦悦掖下被角。悦悦从小就由嘉宇妈带,有了二宝菲菲后晚上由奶奶哄着睡觉。
虚掩上门,嘉宇背上包到次卧跟媳妇告别“晚上应该能从西安赶回来,白天我定个蛋糕”,“去吧,路上慢点”媳妇声音越显疲惫。
看下手机七点整,天也已经亮了起来。每天这个时候是林嘉宇最不愿经历的。这段时间是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点。在家门里是老公、是儿子、是父亲,在家门外就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是林经理,是上班一族。离开家,嘉宇开始上班族的日常:赶地铁,2号线转一号线,骑上共享单车抑或倒公交车往公司赶。
林嘉宇今天34岁生日,跟往常一样。坐地铁、挤公交,大多数人跟林嘉宇一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忙碌。到这个年纪本该事业有成,至少在生活面前不那么拮据,可是大部分人到了这个年纪却还是和林嘉宇一样。这个年纪真的如最近流行的说辞:是个死都死不得的一代人,不能死也不敢死的一代,上有父母老人开始需要被照顾,下有幼小的儿女需要养育。
这个时代很荒谬,需要常人透支未来几十年去赚套房子;这个时代很残酷,适应不了城市的节奏就会被淘汰;这个时代亦留给常人不少的念想,你想逃离这里可发现已经离不开这里。
每天林嘉宇们都在努力,他们爱这个城市,他们习惯了这里的拥堵,他们习惯了这里的喧嚣。他们每天匆匆忙忙,步履急促,天天都在重复着昨日的足迹,倏然间消失在人群中。如果故乡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这个城市将他们得灵魂临时安放。
写在自己三十四岁生日,迎接三十五岁的到来。林嘉宇在想:这是个尴尬的年龄,生日之前会向人介绍自己三十出头,而过了今天跟人介绍自个得说快四十了。
他们大多数在大城市里拼搏,事业无成,但是热爱着这里,同时也幻想着逃离这里。他们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奋力前行,在一趟趟公交、地铁上来来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