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如何爱孩子吗?
这三种父母,永远培养不出好孩子

夫妻间感情不好的父母
曾有人提问“为什么父母一吵架,孩子就特别懂事呢?”
有人的回答引发了所有父母的深思:
“小孩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大人眼里,便是懂事。父母吵架,才是孩子眼里最恐怖的恐怖片,是一辈子都会痛的噩梦。”
孩子本应该是父母手中的宝,是家庭幸福的明镜,是夫妻恩爱的结晶,可时至今日,却成了父母感情矛盾冲突的牺牲品。
感情不和、经常爆发矛盾的夫妻以“为了孩子,只好忍一忍,凑合过吧”当做不离婚的借口,却丝毫不知,就算是成长在单亲家庭中,也比面对着父母无休止争吵要幸福。
父母之间恶言相向、彼此指责的画面会像是一部影片在孩子的记忆中不停地循环播放,永久地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让孩子的性格变得焦虑、自卑、多疑、极端、孤僻、暴躁……
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养成范本,都是来自于把手机给孩子,任他玩上一整天……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时,都不得不选择妥协,一昧地迎合孩子,从而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他们“娇生惯养”的性格

溺爱式教育”渐渐成为了“中国式父母”的标志:包容孩子所做的一切,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放纵孩子无尽的过错,实则为孩子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他走入社会的那一刻点燃引爆。
你不让孩子吃苦,他就会让父母吃苦;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终将让孩子吃苦!
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放手让孩子历经一些风雨,独立地去面对挫折与磨难,才能培养和锻炼出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吃苦不等于让孩子受委屈,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尊严,赢得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相信这句话很多家长都在孩子面前说过,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违背父母的做法时,这句话化作成了一把锋利的剑,斩断了孩子向往独立思考的缆绳。
教育孩子之前,要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之前,必须尊重孩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演讲时,做过一件趣事:
他拿出了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了一把米放在讲台上,按住公鸡的脖子,强迫它吃米,大公鸡发出叫声,不肯吃米。
接着,陶先生强行掰开公鸡的嘴,把米往公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始终不肯吃。
最后,陶先生松开了手,向后退了几步,不一会,大公鸡开始自己吃起米来。

这也说明,适当放手也是一种爱。
谢谢你的收听,喜欢的关注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