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保险生活

保险也是你的钱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10人  潘冬

      今年“坏消息”比较多,结合自己的工作,颇有感触,跟大家分享下,哪怕能带来一点点的思考,对我来说也是极好的。

        1. 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

        昨天,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虽然知道投资者的伤感,网上搜集了一下3553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还是挺震惊的。

        截至收盘,与历史最高价相比:

        83只股票跌去9成以上。

      1018只股票跌去8成以上,占比28.65%.

        2125只股票跌去7成以上,占比59.8%;

        3150只股票被腰斩,占比88.66%。

        这是最大回撤数据。

        换言之,在最高位买了这些股票的股民,损失大到难以想象,而这类股票的占比还超高。

        从市值来看:

        23家公司,市值不到10亿。

        最低的金亚科技,仅2.65亿。

        651家公司,不到20亿。

        1356家公司,不到30亿。

        超过百亿的公司,仅剩719家。

        以下信息整理自爱股民网:

中国太平|潘冬  15221779967

        网友笑谈说这是价值投资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2. 关于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这个词,在职场上已经火了很久。你经常可以听到各种造富神话:谁谁谁买了股票,低价抄入,现在涨了很多倍,身价翻翻;又是谁谁谁辞职做公众号,现在身价已经上亿了;谁谁谁,抓住了风口,投资了比特币,半年之间暴富。最终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你只看到了1%的造富神话,而没看见99%的“白骨”。每一个造富神话的背后,都有很多人坠入了深渊。其实,99%的年轻人都被财务自由忽悠了。

        吴晓波做过一个关于财务自由方面的调查。

        你认为,什么叫财务自由。

        绝大部分人理解的财务自由是:有了一定数量的钱,然后一辈子都花不完。

        当人们把财务自由理解成赚了一定数量的钱之后,“赚快钱”就会成为主流心态,无论用什么方式,先尽可能快地把钱挣到手。

      而赚快钱,恰恰是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式。
      其实,财务自由并不是一劳永逸。

        财经作家欧成效说过人们对于财务自由很大一个误区,就在于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就是挣一笔钱,足够花,此后,再也不用付出,再也不用劳动,想做什么做什么,彻底实现自由。

        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

        究其背后,这是一种“一劳永逸”式的成功学思维,这种成功学思维渗透在我们思考中的点点滴滴。

        求学时,“考上好大学就彻底轻松了。”

        毕业了,“找了份好工作就轻松了。”

        工作了,“等做上管理岗位就轻松了。”

        人们似乎有一种执念,执念于毕其功于一役,度过某个阶段,人生彻底解放,彻底自由自在。这种执念体现在财务自由的思考上,就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焦虑,铤而走险。

        多少人为了一个“在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的虚幻梦想,进入传销,甚至犯罪,毁掉一生。

        再强调一次,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

        人生,是一场不断蜕变与成长的旅程,没有终点,求学之后会有工作,工作之后会有结婚生子,结婚生子之后会有中年危机……,你可以停下来看看风景,但无法停滞。

        3. 保险也是你的钱

        现在不管是去银行买理财产品,还是到保险公司买保险,都绕不开理财的一个经典工具——标普4大账户。

        什么是理财?中国最著名的理财专家之一——刘彦斌说,

理财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为了实现其生活目标而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一个过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目标。对于35岁之前的年轻人来讲,生活目标大概分成四个:买房、买车、结婚、生子。35岁到55岁中年人理财目标也是四个:养老、子女教育、子女婚嫁、赡养父母。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理财目标就是,在他活着的时候,把60岁之前积累下的财富,在死前均匀的花完,如果剩下更多的钱,就通过保险或者其他方式传承给下一代,但是传承给下一代的前提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你的收入减去你的支出,剩下的东西是你的财富。理财是理剩下的财富;花掉的叫钱,存下来叫财,所以我们叫理财而不是叫理钱。如果把挣的钱全部花光了,就无财可理对吗?所以

理财第一步,尤其对于年轻人,要合理控制消费。

        那剩下的钱应该怎么分呢?按照标普四大账户,应该分成4份,具体不详述。

中国太平|潘冬  15221779967

        展业的时候,常常遇到客户把不同渠道的收益做对比,前两天,一个朋友在了解保险还在说,如果遇到一个自制力超强的人来个20年基金定投,收益可以把保险秒成渣。我的错,因为我的工作没做到位,使得他没有深刻理解到保险作为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奇葩说辩题常常探讨科学和人性的关系,其实买保险的过程也是科学和人性的斗争。上面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关键点就在于自制力超强,试问这样的人能有几人?毫不夸张地说,一万个人里面可能都挑不出来一个。

保险的科学性就在于:1)如果风险发生在前期,它可以帮我们以小博大,等待期过后马上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障;2)如果风险发生在中后期,它可以帮我们做到强制储蓄,专款专用。

        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强制储蓄呢?

        刘彦斌说,

第一目的不明确,第二人性太随意,第三退出成本低,随时可以挪用。

要知道,银行5年期的定存利率也是可以跑过通胀的,但却很少有人去做这样的理财计划。而保险公司提供的重疾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保险,在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还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保险就能做到强制储蓄呢?因为储蓄型保险有着很高的退出成本,保险这种强制储蓄,类似产品只有一种,房贷。房贷和保险都能达到强制储蓄效果,因为他们有着高昂的退出成本,逼着你不得不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

未来能帮我存下钱的,只有房产和保险。

        回到标普四大账户,为什么理财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首先配置保险?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两句话:

第一,保险也是你的钱,是可以保值、可以跑过通胀的安全的钱;第二,保险是确保你所做的其他所有投资都是有效的,以保证你的投资计划不会因为意外或者疾病而受到影响。

        祝周末愉快,一生太平!

中国太平|潘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