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琴还不用节拍器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81af5afaf559

​ 

谁发明了节拍器

节拍器(Metronome)早期的样式在17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此后人们不断尝试改进。1816年梅尔策尔基于荷兰发明家温克尔(D.N.Winkel)的设想,制作了第一台现代意义的节拍器,并取得了专利,还在巴黎开设了专门制造节拍器的工厂。

为了专利权,比梅尔策尔早一年就设计了类似装置的温克尔与之对簿公堂。

虽然温克尔最后赢得诉讼,但梅尔策尔节拍器早已传世使用。作曲家们习惯在乐谱上注明诸如 =M.M.60的字样。其中M.M.就是Maelzel Metronome(梅尔策尔节拍器)的缩写。

据说,贝多芬是用梅尔策尔节拍器来标 示作品速度的第一位作曲家。他还为梅尔策尔节拍器写过一首卡农《嗒嗒嗒,亲爱的梅尔策尔》,贝多芬《第八交响曲》慢板乐章开始的主题也是基于此曲演变而来。

有几位20世纪的作曲家干脆将真正的节拍器音响写进了总谱,例如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Ligeti)为100个节拍器而作的交响诗,还有英国作曲家戈登?克罗斯(Gordon Crosse)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游戏场》(PlayGround)

在音乐里面我们更倾向理解为,让音乐有规律地前进。所以我们得先赋予我们音乐具有规律,然后再带着这种规律前进。然而部分琴童在演奏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完成一半,要么就是小片段的规整不足以推动曲目前进,要么就是没有规律一味前进。那么学会善用节拍器将会使上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节拍器存在的理由

有部分学生没有使用节拍器的习惯,甚至觉得节拍器没有太多存在意义,节奏于他们而言可能就是跺跺脚。对于一个节奏感不那么敏感的学生来说,节拍器无疑是个不错辅助。一直到后来,随着学习的作品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就慢慢地发现这嘀嗒嘀嗒响的工具会让演奏起来会更加顺心顺手,以至于它可以协助我们检验作品律动的准度。

其重要性总结了一下:

1 让演奏在稳定节奏中前进

有部分琴童演奏一个作品很碎片化,什么意思呢?会拉的部分很熟,然后越拉越快,不会的部分越拉越慢,断断续续还会停止不停重复,一直都不能完整的演奏一个作品。

当然,在刚刚接触新作品都会遇到这个断断续续的情况,然而若已经把曲目的练习一段时间还出现流畅性的问题。既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理解,长期养成这样演奏的习惯,会走进认知的误区,以为“卡了没关系,走到最后就是胜利”,其次就是和别人合奏,断断续续很影响相互的合作哦!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更需要一个节拍器,它可以协助你梳理开“纠结”的地方,有些琴童演奏“卡壳”,正是因为不能正确梳理难点,容易被困难片段误导,然后出现节拍的严重失衡,要么“闭着眼睛一股脑子向前撞过去”,要么“就是无限犹豫拖沓”,节拍器会让你在一个规规矩矩的框架里行进,梳理好节奏的拍点和动作的协调形成均衡的律动,这就是节拍器的魅力!久而久之你的流畅性就必然提升!

                   红色小提琴片段_腾讯视频

电影:红色小提琴——节拍器的片段中节拍器的使用

2 调整自身的演奏律动

其实琴童日常练习,因为对时值的有一定把握,就会首先把重心放到了指法,弓法,和弦,音准之上,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当打开节拍器之后,你会发现这种对节奏的“把握”和“准确”之间存在有一定差距。你的重心会放到了节奏之上,因此这个会对你的音乐表现有很大的帮助!

3 提高作品的完整性

当学生的曲目完成到后期,作品整体性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展示。如果不是作品要求,出现演奏有把握的片段能很好的表现,甚至可以到达一个很快的速度,对于同一曲目演奏困难片段就开始拖沓,这个时候选一个合适的速度去演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目的完整性。这个速度的选曲倾向于困难片段,以这一困难片段的最大可选速度为标准,完成全曲,使曲目前后有一个稳定的行进,也能避免了少走弯路提高练琴效率!

总结:节拍器不错的练习神器,如果你从来不用,那么你要认真检验一下你自身的“节奏感”,毕竟一开始就是错的,练得越多,就在错误的方向上走的越远。

当然,盲目跟节拍器也是不提倡的,毕竟音乐我们要遵循需要有个人想法,若学生经过节拍器已经达到稳定,就可以尝试脱离节拍器,多去表达音乐和关注作曲家要求的速度变化,表情变化等……

所以用节拍器的目标是要培养自己的律动感,用身体去找感觉,这样就不太容易在音乐中走失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