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篇|王羲之写“逸民帖”时略带了一点小小激动的吧
〓|逸民怀久
十七帖•逸民帖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5574fcc32d65d607.jpg)
&06
“逸民帖”的重点在“逸民”。古有节行超逸的人往往要避世隐居,逸民也。早年王羲之推辞护军将军,在《报殷浩书》里说“吾素自无廊庙之志……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尚子平是嵇康笔下的“高士”,东汉朝歌人,据说他完成了孩子的嫁娶,即不复理家事,后世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人生要负责任,但也要善待自己。王羲之儒道相谐的人生态度不但在两晋难能可贵,对当今生活也很有警醒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5a24ace3b0a5c94d.jpg)
&07
了解了上述王羲之的心志,就很好理解“吾为逸民之怀久矣”了。但“足下何以等复及此”是什么意思呢,还“似梦中语耶”?
首先需要弄清楚“足下”是谁。虽有不同说法,但大多认为仍是周抚。周抚对王羲之辞官归隐颇有微词,一再相劝,才有王羲之的回信:我辞都辞了,隐也找好了“佳观”之地,您还说什么让我再仕的梦话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00aef3d0d682030c.jpg)
&08
当然,接下来就是感叹了:哎,不能见面拉拉,有些事在信里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哪些事还没说清楚呢?就还剩开头那一句话了:“吾前东粗足作佳观”。有人说王羲之说自己在会稽工作大致上也有不错的政绩,归隐当无遗憾;有人说是声称在东郡一代略置佳处,归隐已有部署。若联系其它资料,还有更复杂的说法,值得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64cca3b6b84e7beb.jpg)
&09
“粗足”似应连起来理解,程度副词吧,大致上可以啦。“前东”,主要是如何理解“东”,同时也相应便可琢磨“佳观”的意思。有人理解是王羲之前段时间向东略行,或差人办备,构筑置办了一处可心的住所,还考证出这个处所就是他后来隐居的金庭。意思是说他就是说这个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8e62a9679df36d48.jpg)
&10
另外还有略为理解不同的就是“等”一说作“方”。而从写法上确实难以确定,我私下里细瞅,又掂量半天,更倾向是“方”。但即便是“等”也不一定就是“同样”的意思。比如说,这封信若如另说,果真是写给“同具逸民之志”的郗愔的话,莫不是责之:你还犹豫等待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48e8d673eefe31b5.jpg)
&11
因为有些字眼的辨识及词句的隐义考证不同,整体的解读也就略异。但是王羲之表达“逸民”之志应当是清楚明白而坚定无疑的。而且可以觉察写帖时略带了一点小激动的,所以其法“趣长笔短”,“字字独立,不相映接”,而“首尾呼应”,“一气贯注,顾盼生姿,眉目传情”。
今天陪同一众师友到乡间民宿小游,回来临记“逸民帖”,情志颇多感同,遂以“逸民怀久”题之。
2021-04-16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9663f27722d3d402.jpg)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