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我们生活在土地上,但我们的梦想超越天空
在欧美人对末世的猜想中,关于未来的探索更多的是找寻新的宜居地,在传承旧人类火种的同时,建立新的文明。
《星际穿越》中,在地球因太阳走向衰败后,他们抬头向上看,望着漫天群星,望向银河尽头,那里神秘而璀璨,充满着无限的机遇与可能,那里便是未来。
他们的出发点是,既然已是注定灭亡,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另外的居处,又何必浪费过多的时间与感情去留恋。那些理性的西方人,他们孤注一掷,倾尽全力,可以忍受极致的孤独,去往未知的领域,只为了文明的延续,在这种情况之下,地球的牺牲并非不可。
可是,在遇见相同的挑战时,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提出了与之大相径庭的猜想,不放弃地球。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的乡土情结——流浪地球计划。中国人对于故土的依恋程度难以想象,在末世面前,这种乡土情怀自然上升到了地球层面。
这是中国科幻的内核,这也是中国人的内核。
什么是乡土情怀?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写到,在他远离故国,水土不服时,曾拿出母亲临走前千叮万嘱让带上的灶上黄土。思乡情切时,便将他们加入水中,看着那一丝承载着家人之思与故土之念的黄土屑一点点消散在水中,慢慢喝下,思乡之愁有了慰藉,就会舒服很多。
夜深念家时,这一点点故乡的土也许承载了太多太多。身在他国异乡,感受着全新的文化,远离家乡亲人的孤独感渐生,梦萦魂牵之际,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只能靠此解解乡愁。故乡的黄土自没有治疗水土不服的功效,但它却能令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情绪渐渐平复,让那无处安放的灵魂有所寄存。
关于乡土的成语中,我最先想到的,一个是“背井离乡”,一个是“衣锦还乡”。
少时离开这方生长的土地,去闯荡,去游历,最好的结局就是风风光光地再回到这方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中国人的脑子里早早就根植下这样的思想:从这片土地里生养,最后也要终老是乡,葬在故乡的土地里。所以才会有狐死首丘,叶落归根。
评判一个王朝是否稳定时,不是看其是否国力雄厚,是否带甲千万,万国来朝,而是看其子民是安居乐业还是居无定所。安居就是安于故土,安于在这片生养的土地上过活,不愿意轻易迁徙的国人是最好的状态,其对立面就是颠沛流离,不知何处是归乡的如雨中浮萍,而这样的社会是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的。
离开了故土的日子里总是让中国人无限眷恋,更何况是家乡会被摧毁,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所以在《流浪地球》里我们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存其地,留其人”,带着家乡一起走。
总说太过依恋过去的人没有大出息,但是我们毅然决然做出的带着地球一起逃亡的决定却是格外伟大。电影中那个被推动着缓缓向前的蓝色星球,那个承载着亿万生灵,孕育了人类的母亲,在危难之际,人类却是与其一同寻找生存之法。如此情境,同样的孤注一掷,却是我们不一般的土地情怀带来的伟大。
但说到关于土地,关于乡土,我们不可避免地想到一个如今避之不及的词语“土气”。这个听起来总觉得是带有轻蔑嘲笑的意味的词。
其实我们又何必在一个词上加上太多的杂质,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土气之“土”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大多是泥土的意思,不带有其他任何杂质。在中国古代神话当中,最初的人类是女娲用黄土和水捏制,或是一根藤条沾着黄土,洒到地上,就变成了人。在朴实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幻想里,人就是从大地黄土中生长出来的。
而对于农耕民族,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人来说,种地是根本嘛,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普遍的谋生办法。
朴素老实的中国人相信,只要遵循天时地理,辛勤工作,土地是不会亏负农民们的。
少时看《西游记》,总觉得孙大圣随叫随到的土地爷爷是一个最没有脾气的神,别的神不论本事大小,地位高低,总有一点做神的傲气在。而土地不同,他一出场便是一幅毕恭毕敬的老好人样。这个掌管着凡间的一方土地,受着家家户户香火的神灵,保佑着地上的生灵健康,社会安定,出入平安,可以通天达地,却老实巴交,只求一地的风调雨顺。
所以说,“土地”或许是所有神灵中最接近人性的了。亲切而又温暖。一如人间那些朴素勤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无论身上的城市气息和乡土气息几何,中国人在看到院落里有闲置的土地的时候总归想种些东西。
老一辈的自不必说,有院落的家中自是花花草草,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遍及各个角落,在城市的家中也不能闲着,总要找些花盆种下辣椒小葱什么的。
年轻一辈儿的我们也会喜欢着这种带有生活气的做法,侍弄花花草草的同时,也会有模有样的种起大蒜香菜来。
而所谓“土气”,这种让我们最接近土地之气的特性,可能是从我们中华文明诞生之初就跟随着我们,代表着老实本分,勤劳朴素的美好品格。
乡土性在费孝通先生看来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构成一个个关系网,隔绝感消失,距离被拉近,彼此都熟识相知。
在我看来,这或许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不谋而合,同乡的百姓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安居于此,乐居于此,于是各地区形成一份独属于自己的饮食穿着,口音语调,习俗文化。
周围相熟的邻家街坊总是免不了来句,吃过了吗,这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人的亲切,是庄稼人的问候。
大家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乃至了解相间的一草一木,清风小溪,乃至那一轮不同于别处的故乡明月。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是迅哥儿怀念乡土的罗汉豆,乡土的人,还有那场值得回味好久的乡土社戏。
而那一年,做了一辈子官的贺知章回到了家乡。在离别京城时,他享受了“帝赐诗,皇太子、百官践行”这样的最高荣誉,如此风风光光,衣锦还乡,可以说是许多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而在家乡,他也可以卸下大半辈子的疲惫,不再需要纠结官场政治,在意仕途顺遂与否。可以重新的看看那些年错过的乡间的一草一木,明月清风,路边客栈的家乡酒菜,邻里街坊的家长里短。
然而,发现只是江河依旧,人事都已消磨。路边操着相同口音的小家伙对不上是村里谁家的娃娃,往日里相识的伙伴也不再熟络。这种久客伤老的哀愁,是离乡日久,物是人非的慨叹。
依赖土地生存成长的中国人便像植物扎根于泥土一般,生于斯长于斯,无论将来漂泊多远,身处何方,根都系于家乡。所以我们会有去国怀乡忧思难忘的思念,会有离愁,会有衣冠难度时的悲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我们远离家乡时,我们能一眼望见与家乡相关的寄托,或许也就是那轮明月了。
于是我们说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说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们生活在土地上,但我们的梦想超越天空。
我们曾经过着“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般恬淡美好生活,在相邻里培养着人情味,在土地上挥洒着汗水。我们的祖先过着勤劳的日子,日起而作,日落而息,一点点地由一个个小家庭聚成部落,再慢慢地形成一个大集体,我们过着传统意义上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再到有国家的概念,但耕地一直是我们的国之根本,而乡土也一直是我们所有人的根本。
我们一步步走向世界民族之巅,是因为我们站在土地上,秉持着祖先一点点从土地那儿生出来的礼法风俗、吃苦耐劳,勤奋朴实的品格,再脚踏实地地修身治国平天下,探索世界的本源,寻求做人的大道。
五千年光辉的华夏历史,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是和土地黏在一起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有人民的地方才有阿斯加德,这是外国人的人文情怀。而乡土所在方是我们的归依,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国人的土地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