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骗局”
首先,让我们先看下面的一幅图。这是世界首富,亚马逊退休的BOSS贝索斯。他那闪亮的发型有没有吸引你呢?
这张图的一句英文,翻译过来大意是:当你看到世界首富是秃头的时候,就意味着脱发这件事就是无药可医的。所以,不要把你的金钱浪费在这件事上。
此刻,当你看到这幅图有何感受或者什么想法呢?
看到此图,我的第一冲击是:
1、原来也有金钱解决不掉的“盲区”;
2、富人不是因为有足够的财富,而是还有金钱触及不到的领域。越有钱的人,时间越不够用。
昨天在听启发俱乐部时,罗胖讲过一句话,印象很深,甚至有些刷三观:如果时间是资产,那么“时间贫困”问题既普遍且严重。
那么,我们常挂在嘴上说:年轻就是资本。是真的资本么?仔细的想一想,时间这个词组,是单纯概念上的含义吗?是一个可标准化的还是一个非标的?
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时间管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周末是个休息的亲子时光,你带着老婆孩子出门游玩,玩的正开心时,你的微信群或者老板发来一条消息说:小马,你昨天负责的某某客户的需求方案有些不恰当地方,你看着改一下。你回吗?
某客户在你打电话,说:小马,这个平台数据怎么一直不对啊,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吗?你有时间给我来看看吧。你回吗?
试问,你会拒绝吗?(心里肯定骂骂咧咧的,几万头草泥马在奔腾了吧)
这到底算是什么时间呢?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还是亲子时间?是上班还是下班呢?有些傻傻分不清。似乎现代社会的发展,将时间模糊掉,甚至直接无缝渗透掉。
芒福德说: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机引擎,而是钟表。
正是因为钟表的发明,带来了一个新的革变——分离。正是如此,让当时的时间越来越标准化。有了钟表,于是就出现了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到了上班时间,就脱离了私人化的“圈子”;下班后,就进入了私人化的“圈子”,两者彼此更替,互不侵犯。
其实我们常见的分离工作状态就是流水线。记得高中暑假在某厂流水线做暑假工,每天三班倒,到店上班、到点下班。就像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里一样,上班时的时间被资本家、被机器操纵者,但是下班就是自己的。
大家共享着标准化的时间结构——几点吃饭、几点上班、几点休息等等。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标准化的时间结构,似乎被打破被切割甚至被非标准化。“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亲子时间,似乎自己越来越不能决定,而是被动的被安排,不再是个人决定。”
时间管理真的会管理时间吗?
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相关的课程和书籍,用以帮助我们来做时间的主人,当然这类课程也很受人的欢迎,尤其是“终身学习者”以及上班族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时间管理真的会帮助我们管理时间吗?
这里我们要明白两个词组:
“时间流和信息流”
在工业时代,信息的滞后性大大减少了对时间的切割,因此才会出现时间的标准化。但是,在如今现代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致使时间的非标准化。
在如今信息、科技、智能时代,我们手机推送的一则信息很可能就会打断我们当前做事机会,让本该可以尽快完成的事情滞后甚至完成不了。这也正是信息流对你本身时间的冲击和切割。
再深一层的去想,每一条信息流的推送,就是别人向你展示生活的状态不是吗?也许,你因为某信息让你改变了你的想法,提供了不一样的价值所在。
在现在时代,与其说是时间管理,倒不如说对信息流的“认知能力”。正如罗胖说的:信息流应该为你生命中的事件流服务,而不是让事件流反过来被信息流击溃。
真正的时间管理,不再是那个还在标准化层面的认知,明白现在时间管理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底层认知。
最后,用《梦之蓝M6+》的广告语作为结束吧——
“别等着更好的时代成就更好的我们,该用我们去成就更好的时代”。(你细品)
(完)
推荐阅读:
《定投,开启个人品牌之路》
《keep是怎样做到“keep”的》
《新媒体营销的产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