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指南越读营

身份证丢失了一个月,我是如何用思维导图找回的?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194人  驰骋于天下
《思维导图》东尼·博赞,巴利·博赞 著

最近帮朋友去政务中心办事,正好要用到身份证。本来预约了这周星期一去办理。在前一天周日检查办事要用的各种资料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丢了。一向谨慎的我,怎么会突然这么粗心大意呢?顿时自责了自己一番。自我批评过后,自然必须想办法把身份证找回来,否则就没法把预约好的重要情事顺利办成,与政府机关找交道,手续流程、各种资料,这些东西,相信大家都懂的。

突然想到最近阅读的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它提供了用于记忆、分析的“瑞士军刀”工具——思维导图。于是心想,是否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我找回身份证呢?于是,我用白纸和笔,快速画了一张思维导图,画完之后,通过几分钟的反思和核对,我迅速找回了身份证。这张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身份证在哪里?

首先在大白纸上画了一个中心概念,就是我们找的目标:身份证。

接着想了几个需要思考和检查的地方,分别是曾经在哪里用过、会放在哪里、问以及手机上的拍照记录。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检查手机拍照记录,因为在我记录中,我最近用过身份证拍照,所以需要核对当时的时间,以核对我最近用过身份证的可能的时间。

将以上所有的因素都画到纸上后,我便立马思考,以及边找边思考,最终通过一个个因素的排除和确认,在衣柜里的小包发现了我的身份证。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时间。后来仔细核对自己的使用时间,发现身份证已经丢了一个月左右了。

天啊,如果没有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我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找到呢?甚至要耽误重要的事情办理了。

通过这次实际的使用和体验,发现思维导图的力量真得是异常强大。通过亲身实践后,再回到最近阅读的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分享一下它的核心内容。

略丑的《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笔记

这本《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经典作品,整本书虽然是思维导图的理论版,但是书中也是有大量的思维导图案例,并且是全彩印刷,所以读起来比较轻松,也容易理解。

这本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思维导图的原理、核心基础知识、应用、未来发展。

第一部分的原理主要是介绍了大脑的生理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模式。同时分析了大脑的最主要的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也总结了传统的线性笔记的缺点,主要是缺少视觉节奏、色彩、空间感等,也很难为学习者提供联想,以及格式塔功能。格式塔这个词,在这里解释一下。它是指我们的大脑寻求完整的固有倾向模式的特点,比如,大多数人在读“1、2、3……”时,会努力想加上“4”的冲动。

第二部分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基础知识。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包括词汇、图像等。词汇包括基本分类概念,以及由此联想出来的相关词汇。书中总结了思维导图的十大要诀:

1、使用正确的纸笔

2、跟随大脑给中央图像添加分支

3、进行区分(通过大小写或者加粗)

4、使用关键词和图片

5、建立联系(添加连线、颜色区分等)

6、享受乐趣(放松大脑)

7、复制周围的图像

8、让自己做个荒诞的人(不要压制发散的想法)

9、准备好工作空间和工作环境

10、让它难忘(增加图像和装饰)

第三部分是应用部分。在前面理论的基础上,作者为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四大基础应用,包括用于记忆、创造性思维、决策和记笔记。之后,作者又进一步提供了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的高级应用.

第四部分,关于思维导图的未来,作者重点为我们讲述了通过计算机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的巨大优势,并且也顺便推销了作者自己的思维导图软件平台iMindMap。

总结一下,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一个核心的目标关键词,进行不断地多角度、多维度的发散性思考,并且将思考后的内容的关系、重点进行标识和展现,从而形成一个全景式的思考输出物。通过这种方式的思考和梳理,它将帮助个人、团队以及更大的组织充分发挥“单机电脑”到“联机电脑”的全方位的思考能力,并创造出高效而深刻的思考产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