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黄山记

2023-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星点点

从南京一路南行,向皖南驶入。宣城、铜陵、青弋江、谭家桥这些与新四军紧密相连的地方在我的脑海中烙印很深,皖南事变就发生在皖南山区,这里的山林很密,不知新四军最后被围的石井坑还有项英殉难的蜜蜂洞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随团到了屯溪。

  导游提醒我们要准备好雨衣、手杖等登山用具。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坐车到了黄山脚下。天灰蒙蒙的,零星还飘点细雨。导游说:“大家都把雨衣穿好吧,山上会很冷的。”

  导游这么一说,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我也忐忑不安,一旦山上下雨,路一定又湿又滑,那可是得不偿失。

  可徐霞客那“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让我无法割舍。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赌赌运气,不然岂不后悔终生。

  坐在上山索道的车厢里,放眼望去,漫山弥漫的都是白茫茫的云雾,什么都看不清,心想这下算是赌输了。

  等下了索道,往山下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云海,在轻风的吹拂下变换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不远的山峰在云海的环绕下只露出一个个绿色的山头,象海上漂浮的仙岛;慢慢地,太阳也穿出了云海,蔚蓝蔚蓝的天,映着金红的太阳,江长者写的“日破云涛万里红”就是这种意境吧。

  我们向光明顶进发,感觉云海就好象是踩在脚下的筋斗云,自己也就象似得道的神仙。

  这时,就听导游兴奋地说:“你们赚着了,前天山上还打雷下雨呢。”

我问道:“云海很难遇吗?”

  “那当然了,黄山一年365天,能遇到云海的日子只有52天,一个月也遇不到一天,你们真是交了好运了。”

  “我们前天才拜过灵山大佛,是佛祖保佑的吧。”

  “那你们真是感动老天爷了,要知道,没有云海,黄山便少了不少神韵。”

  听导游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运气不错。

  带着好奇,我接着问导游:“哪个季节到黄山来好一点呢?”

  “哪个季节都可以,黄山四季都有景看,春天有各种各样的花,尤其是杜鹃花,花开的时候美极了,可惜花期很短;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是避暑的绝佳地;秋天那满山的枫叶姹紫嫣红;冬天有满山的雪,那时是画家的最爱。”

  从下索道的地方到著名的迎客松大约10多里,有的路段很不好走,需要手脚并用才行。一路上,我注意到黄山的岩石都是黄褐色或是黑褐色的花岗岩,土很少,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黄山松居然能生存下来而且还象世人展示出它那神奇的美。

  你看,黄山松一律向阳光处伸展着枝条,好象在向游人招手示意。它的根扎得很深,石缝里,山顶上,绝壁处,到处都有黄山松,它与奇石搭配得那么巧妙,那么自然。一块酷似神笔的石头上长了一棵黄山松,真是妙笔生花,偶然天成。

  狂风吹不倒它,大雪压不垮它,黄山松那威武不能屈的傲然气概不正是人们所需要学习的吗?忽地走过来两个不紧不慢的挑山工,他们沉稳的脚步,刚毅的表情,应该是黄山人性格的真实写照吧。

  想来,许多名人墨客之所以到黄山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汲取精神的力量,增加奋斗的信心。主席那“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豪迈,杜甫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慨叹,让多少人增添了超越自己挑战自然的信心。

  想到这里,我鼓足了勇气,向1860米高的光明顶走去。

  忽然,导游指着远处的一块左边有点半弧形的石头说:“那就是红楼梦里的飞来石。”

  虽然很远,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好象是天上飞来的仙石。

  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很多。你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象俯下身子的骆驼;有的象合手而立的和尚;有的象要偷东西的老鼠;也有象一动不动的乌龟;还有的象昂首挑衅的蟒蛇,这时你怎么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知不觉地我们爬上了光明顶,脚下的云海漫无边际,远处的山峰又矮又低,王安石所谓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不是就是这种意境呢?

  走下光明顶,又走了好大一会儿,导游指着一段又窄又陡的台阶说:“前面就是百步梯,电影小花中刘晓庆背人爬行的片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你们数数看有多少级台阶。”

  弓着身,弯着腰,匍匐前行,好不容易爬了上来,哪有功夫数台阶。等导游一问,有的说一百,有的说一百五,有的说二百,导游说总共是218级台阶。

  导游又指着两块石头说:“你们看,这两块石头象什么呢?”

  我说:“看不出来,象啥呢?”

  “象不象蛇和龟呢?”

  “还真有点象。”有的人说。

  “这叫龟蛇守云梯。”

  “是替玉皇大帝守的吧。”有的人开起了玩笑。

  导游说前面不远处就是迎客松了。

  看不到迎客松,等于白辛苦,想到这,我又迈开了沉重的脚步。

  见到了迎客松的真容,已没有力气惊叹了,不过它能傲然屹立了1300多年,真不愧是国宝。

  走下来,那股劲卸了,浑身无力。

  看来,人一旦没了精神动力,就会一事无成。

  等坐着缆车下了山,山下依旧是寒气袭人,害得我又把棉外套穿了起来。

  爱人说:“山上和山下怎么会两重天呢?”我说:“老外了吧?这就叫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长知识了吧?”

  忽然我想起了主席的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来。

  啊,再见了,黄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