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就像打网球,读《说话的艺术》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弗拉郭米尔
《说话的艺术》,作者罗丽莎·马吉欧,美国沟通专家,世界500强企业培训讲师。
说话的艺术

    全书可以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用8章内容讲解“交谈”的通用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倾听、如何表达真诚的赞美、如何提出好的问题等等;

    第二部分,用9章内容分述9种生活场景之中的典型交谈策略(套路),比如如何与女神聊天、如何与家人和朋友交谈、如何与同事交谈等等。

    第一部分

    作者将“聊天”比喻成打网球,贵在有来有往,如此,聆听,就像接发球,要集中精力观察来球,并准确地击球。可是,聊天毕竟不是比赛,不是要分出胜负结果的。所以,回球时,要尽力打出一些让对方感觉舒服的球,但是,为了不至于乏味,也要时不时给对方一些压力球,毕竟,棋逢对手才是“再来一局”最好的理由。

    通过打网球这个比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并尝试着如何去实践其他的技巧,比如表达赞美,当我们习惯性地留意别人值得欣赏之处,再真诚地讲出来,一点儿也不觉得困难:“这个球太棒啦,反手斜线,打得我措手不及…最近,反手球进步很大呀,难道是偷偷加练过!?”(发现美、懂欣赏,于人于己,都是如沐春风的感觉);再如,面对心仪已久的女神,不知所措时,把交谈也比喻成打网球,发球…接发球…直线球…斜线球…底线…上网,如此,可以有效消除心里的紧张感,不用怕,女神未必是你对手。

    第二部分

    9种场景的典型交谈策略都是以应对美国人的思维习惯为目的,对中国人不适用。但是,水土不服之中,也有一些启发,比如与亲人和朋友交谈,对我们中国而言,这个场景应该是最舒服、最享受的,在此场景中,我们通常是无话不谈,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这往往会忽略礼貌、往往会因此而伤害一些最亲近的人,而美国人强调个体,对亲近的人,也保持一定独立感和距离感——其实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礼貌,所以,与家人和朋友之间,除了无话不谈,也要适度保持礼貌。

    别得意

    学到这些“说话的艺术”也别得意,孔子他老人家早说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如果没有行动,说得再好听,也没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