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教学
之前看一视频,有一个小学生模仿老师上课期间接电话,把老师的语气,神态,电话里外态度的转变,放下电话后的凶神恶煞模仿得惟妙惟肖。我很想知道,那个老师看过视频后是一种什么感觉?
当一个好老师其实跟做一个优秀的管理着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因为管理者有五种权利:
1.合法权利
也就是领导有权利让下属去执行,顺从的权利。即使领导下达的命令是错的,下属也必须执行。因为下属的职责是执行并完成任务,但结果是由领导来负责任。
2. 奖赏权利
基于领导者给予或撤销奖赏的能力;人们为了获得想要的奖赏而服从。
3.强制权力
也就是惩罚的权利。基于领导者惩罚或建议惩罚的能力;人们服从命令从而免受惩罚。
这3个权利是职位自带的权利,权利的来源是来自公司,而非管理者自身。我称这3种权利为“硬权利”,强行使用这些权利,让人/学生会感到“强迫”,感到难受,并没有太大效果。因为人心不可勉强。
但我们自身可以修炼的“软权利”主要有两点:
1.专家权利
也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沟通方式。就像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做到学科领域的专家,还要想想以什么方式讲,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愿意听。
2. 人格魅力
基于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人们钦佩并尊重领导者,愿意追随他,并且采纳他的观点。
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培养。比如说,有的人性格直爽,但大气。有的人善解人意,善长打感情牌。
专注于后面两种权利的培养,才是对自己的修炼,才是真正的自信。
岗位权利不等于领导力
据说,当年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北大的老师来教课,学生不买账。俞敏洪找老师谈话,可这老师说:“我在北大就是这么讲课的,你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才行。”
俞敏洪说:“过去是北大请你,现在是学生交钱请你,学生既是你的客户也是你的雇主,他们要求你在新东方的课堂上展示出专家能力和魅力,这和北大的要求不一样,如果你不能展示出这种影响力,不好意思,请你走人。”
这个故事更清晰地展示了领导者、权力来源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要搞清楚领导者背后的权利来源很重要。
对于北大的老师说,权利来源来自大学,而学校要求学生认真上课,对老师需要服从。老师主要使用的是“硬权利”,也就是不管我课你爱听不爱听,你都必须听,如果不听,就可能挂科。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
对于新东方的老师来说,权利来源于公司,公司要进行市场竞争,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不需要对老师完全服从。老师主要使用的是“软权利”,也就是必须要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所以之前听过一句话,没有权利的领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