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考之后
初三年的第一次阶段考在国庆放假前举行。
为了这次阶段考,自九月份开学以来,儿子在学习上确实比较用心。无论是周六日还是晚自修回家,都能看到他端坐于书桌前认真地学习。
看到他这么用心,我和他的妈妈心里暗暗地高兴。觉得孩子终于长大,懂得珍惜时间进行学习了。
经过一个月的备战,终于等来了阶段考。考前我问儿子可有信心。儿子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
看着他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很是欣慰。同时我也相信他这次应该会考出个不错的成绩。
果然,成绩公布时,他以总分498的成绩名列班级第六,年段第六十二。
望着这一成绩,儿子有点得意。毕竟上学期期末考,他的名次仅排在年段第128名。这次进步还是挺大的。
我呢?当然肯定了儿子的进步。但同时也向他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以这个成绩,这个名次,离明年考上一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争取期中考进年段前30,并保持下去,那样考入一中就是妥妥的事了。”
听完我的话,儿子很是不屑:“反正这次我达到预期目标了。期中考进年段前30我一样有信心。”
看着他的自信样,我隐隐有点担心。不过还是很希望真能如他所言。心里默默地为他鼓劲。
国庆节后开学的第一天,照样早早地送儿子到学校,照样一路为他鼓劲,并时时提出警告。本想着儿子能一如既往地认真。没想到刚刚的高兴劲还没过去。中午马上看到语文老师发在班级群里的信息:国庆假期作文没交的有⋯15号⋯。一看到15这一数字,我的心就揪了一下:这小子,刚一考好就开始骄傲了。中午接他回家时心平气和地过问了一下,警告他以后不许再犯。他倒是满口应承。没想到第二天一上课,又看到群里的信息:今天评讲阶段考试卷,没带试卷的有⋯15号⋯。
又是15号。
昨天刚灭下去的火一下子又给点燃了。接他回家时,还没等到家就在路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儿子听后“嗯嗯啊啊”地答应着
回到家,刚吃完饭,班主任黄老师的微信信息赫然在目:上课不认真,做小动作,贴凌宇纸。
看完信息,我的火爆脾气彻底被点燃。拿上一个衣架就冲到儿子面前,把微信信息拿给他看。儿子看后很是不屑:“是老师冤枉了我,我没做这些事。老师是在监控里看到了,根本不清楚我们在做什么。”
“你还嘴硬?难道老师错了不成?”
我拿出家长的威风,手举衣架上下挥动地嚷着。
“就是老师的错。”儿子抽咽着说
“还嘴硬,我又没跟着去上课,难道信你不信老师吗?”
“就是老师的错。”儿子的犟脾气也上来了。
“把手拿出来。”我使出了家长的最后权威,狠狠地抽了他两下手心。
“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了。你以为你的这个成绩考得了一中吗?”
“如果政治A(据说政治试卷老师多扣了他3分。加上去的话正好可以达到A的话,排名就是第38名,那就可以。”儿子的思维倒还是挺清唽。
“你总是这样,考一个很危险的成绩,然后祈求着別人的不误判,祈求着好的运气。这样的思想有多可怕,你知道吗?这相当于你总是站在悬崖边,然后巴望着别人不会碰到你,万一被人碰到,就有随时掉下悬崖的危险。这种把希望和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思想是最要不得的。我们干嘛不认真一些,多考几分,把名字次提到30名以上不就保险了吗?”
我一口气说完一大段话。儿子听后依然泪眼相看,丝毫没有悔悟的意思。父子俩人就这样无语地默对几分钟。一向能说会道的我一时竟也找不到话语。
“好好反省一下吧。”撂下这句话,我头也不回地离开。
晚上回想了一下中午的经过,觉得批评还是需要的,但打他那两下好像没什么必要。心里着实也后悔不已。
希望儿子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更加用心地学习。把眼光放高放远,更好地逐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