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反思学习方法论
近段时间读了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籍和文章。最初接触到的是思维导图,自己也尝试试过思维导图的方法,之后在订阅了《超级个体》后,古典老师帮读者建立了一套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读书方法论。在认真研读完成甲的《好好学习》后,对读书的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谈一下我的感想。
微信里有人建立了一个群,名字叫人人都能用思维导图,现在大概 400多人,关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好讨论,开始使我在想要不要加入和一群人一起学习思维导图,后来在得到上看到了一些牛人的读书方法,与他们对于思维导图的局限,使我不得不思考自己要怎样读书。
先来说说大牛们的观点,思维导图是用一张纸或是一块屏幕实现对一本书的提炼,拿出来时能马上回忆起书中内容,但不能对不同的有关联的知识进行连接。他们的读书方法思路是。1清晰变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据为己有。3大量自己的观点和心得,这是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写书评,是与作者的交流。4发现与旧知识的关联。 读书笔记是对 一本书最好的敬意。
后来接触的《超级个体》,关于读书的方法论又在一次升级了方法。1要极其功力的读书,也就是解决问题式的读书,带着问题去读书。2找到知识的源头,可以帮助你节省时间,提升认知效率。3费曼技巧,教是最好的学。关于知识管理的两步半法:整理知识,整合知识,形象化的呈现知识。要形成知识的结晶,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整合知识,从散点知识到知识结构在到知识体系。通过事后复盘来实现对知识的精进。普通人通过记录回购的方法实现知识变现。
接触了《好好学习》后,对学习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认知。书中提到的临界知识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先来谈谈学习的三个底层方法:1反思;2以教为学;3刻意练习。学习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1绿灯思维,思考问题事要考虑这些知识或事件是不是对自己有帮助。2以慢为快,对知识阻塞,要化大时间投入去攻克。作者用大量的文字谈论了反思和复盘的重要性和方法。
再谈构建临界知识时,作者提到了寻找知识的原始出处,这和古典老师的一二手知识是一个意思。构建自己的临界知识时要寻找基本的原理来解释知识,对找不到的要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具体的方法,作者谈到,1从自己的兴趣入手;2通过优质的学习资源入手,如得到专栏。作者谈到了预见性认知,也就是研究发现对组成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的系统化思考产生的对系统发展态势的预测。这个能力是未来需要的重要能力。
我自己的思考
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1思维导图法和学习笔记法哪个方法更适合我?2学习了这几个方法有没有在做,做的效果怎么样?3有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解释问题、发现问题、预见问题。《好好学习》站在更高的层级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的方法,这是一本关于学习的葵花宝典。这也解释我的第一个问题,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并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己有,而读书不急和书评是主动式的学习,是与作者在对话。
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再次明确学习的目的,解释问题、发现问题、预见问题。
1、功力读书方是我要接受的第一个方法论。当然并不能保证每本书都能做到这样,这需要精进。尽量去读一二手的知识。
2、读书后把书中的亮点整理成文档,或是思维导图定期回顾,这个期限参考记忆曲线,周期是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三月、半年。
3写出读书评论和自己的感受,把这个过程当作与作者的对话,这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方法。用教的方法来学习。
4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联。
5每天或定期反思自己有没有把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复盘生活中的事与知识的关联,实现精进。
6长时间的积累过后,对不同知识形成结构,进而形成体系。
以上方法是基于现在的认识修正的方法。里面有两个系统化思维的思考,1定期回顾和反思,是对学习过程的正反馈。回顾知识要点和反思学习是在两个不同环节的反馈。2形成知识结构和体系,并且不断扩充,是站在更高维度上的学习反馈。以上反馈都是正反馈,正反馈带来的是复利效应,这就是所谓的持续精进,最终带来的是在人群中的幂律分布,也就是二八法则带来的效果。以上分析是对本学习方法的思考(里面涉及到几个临界知识),当然这个学习方法是需要更新的,首先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其次,快速试错,快速改便策略是迭代的最好方法。所以这是我学习方法论的最初版本,以后会更新和迭代。